“巧了,蕴华刚也给我送了信。”
容家新任当家人细心妥帖,给明珠详细解释了一下文人之间的潜在共识,毕竟原主不学无术的印象深入人心,容蕴华也不明白她之前是扮猪吃老虎还是真不擅长文学,生怕小殿下冲动之下做事适得其反,最后,信末容蕴华提出想上文会。
文会,这个朝代是有文者两年一会的传统的。
文会集天下博学多才者,共聚一堂,探讨文学,是天下文人学子心中的圣地。众人没有身份之别,围绕一个辩题,各自抒发自己的观点,引经据典,博采众家,思维的碰撞下,时常出现惊艳众人的文章,是为一大盛会。
文无第一,有限的时间里,最后辩题通常没有统一的结果。
过程中彼此运用所学交流就是最大的意义。
不过文届有一个共识。
也算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约定俗成。
一旦某届文会辩论出了结果,那获胜者就是当之无愧的文人之首。
文人的名,靠论,靠辩,得靠他们自己用一身所学去争。
文章传阅千人万人,一个字都做不了虚假。
有籍籍无名者,在文会上一鸣惊人;也有名不副实的,在文会中路出马脚。
现在明珠需要做的,就是将容蕴华推上这一届的文会。
这没什么难的。
文会能传承下来的基础,就是它不限制参与者出身,三教九流,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世家公子,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可以站上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虽然之前没有女子上去“抛头露面”,但也因此,规则中没有明文规定说禁止女子去啊。
女子的身份是容蕴华的劣势,用得好了却也是她的优势。
明珠做好安排,信件一封封流入对应的人手中。
接到通知的人领悟中心思想后,将信纸烧毁,默默回到各门各家,开始润物无声地干扰各家势力的判断。
崔家。
“听说容家那个小姑娘要登文会,你们怎么看啊?”
“简直有辱斯文!”
“胆大妄为!我们绝对不能让她去毁了盛会!”
众人七嘴八舌。
一个穿着青衫的年轻人纠结眉头:“可是她之前和福宁公主走得近,如果我们反对容蕴华被福宁公主知道了,依那位殿下的性格……”
嘶。
那他们可不会好过。
得罪过公主的人可都不好过,最近的陆家先例在前,陆大人还在病床上躺着呢。福宁公主一怒,之前陆家还有偌大家世都一夕破落,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幕僚,连官身都没有,人微言轻,哪敢招惹那尊大佛?
脑补了一下福宁公主生气的下场,众人顿时沉默。
原本慷慨激昂的议事堂寂静无声。
崔家主轻咳一声,及时开口。
“……女子必定是不能登文会的,相信不止我们崔家,其他世家都是这个想法。不过我觉得这个事吧,既然大家都这么想,大局已定,肯定也不差我们这一家。”
“我们崔家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众人听到崔家主的决定,暗自松了口气。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纷纷拱手,真情实感赞同道:“家主所言甚是啊!”
“家主英明!”
*
三皇子府。
三皇子穿着一身休闲,将线人送来的消息扔到桌子上,冷哼道:“登文会倒是个好方法,难为她们想得到这茬。”
“异想天开罢了,想到可不代表她能做到。”
“真是天真,以为文会是那些宴会姑娘间闹着玩儿的游戏么!”
“你可有把握?”三皇子扭头问下座某位入围了这届文会的学子。
“潘某寒窗苦读数十载,日日卷不释手,不敢说学富五车,却也必定不能被一个小小女子辩倒,此番定让她认识到什么叫井底之蛙。”
“好!”三皇子心中主意一定,“不必留手,我要她认清现实!”
眸中暗光闪烁:“女人就该老实安于后宅!”
*
……
各方势力冷眼漠视,甚至有不怀好意者想看容蕴华笑话,主动推波助澜,局势涌动,最终的结果是,容家容蕴华的名字堂堂正正出现在了文会最终的名单上。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有女子要登文会的消息,更是插了翅膀一样飞速传播出京都,一下子掀翻全天下的舆论。
震惊,讽刺,意外,好奇。
天下文人的视线集中到京都。
三皇子很满意:“场子铺这么大,看她怎么收场。”
“台子已经搭好,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同一时间,明珠对容蕴华说出相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