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离姐,快看!”苏湛指着不远处的三轮摩托车,大喊道。
周纤离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蓝色车斗上挂着一条通红的横幅,上面赫然写着——
“周纤离请大家喝饮料啦!”
她扶额无语。
自从那天接到神秘的“头号粉丝”送剧团名字的电话后,短短三天之内,周纤离只要组织集体排练,现场就必然会出现“应援”。
第一天,好久不见的青云忽然与允汶一道来了她家。她俩一人手拎一只竹篮,二话不说,往桌上一搁。只听得允汶问:“周老师,你家碗够不够?借用一下。”
周纤离一边嘴上应付着“都在橱柜里,你看看”,一边狐疑地望向青云,心中还暗忖:莫不是她自知在营养液事件上错怪了自己,眼下是带着东西示好来了?
正胡乱猜想着,只见青云从竹篮里取出一张硬纸板,“啪”地一下,双手举高,朝大家喊道:“周纤离请大家喝鲜菌汤啦!各位辛苦啦!”
周纤离整个人惊地往后一跳,差点跳到屋外。她大叫:“青云!你声音那么大干嘛!而且——”她指着那张“周纤离”三个字格外大的硬纸板道,“这个是什么啊?”
允汶刚巧拿着一摞碗出来,她反问道:“咦?周老师,这不是你特地请青云姐给大家做的补汤吗?”
周纤离更迷惑了。
于是,双方把事情一对质,才搞明白。原来,昨天程青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今天是剧团第一次集体排练,为了给大家打气,想请程青云做两锅鲜菌土鸡汤,让大家喝得饱饱的,补足气血好开工。
周纤离说那电话绝不是自己打的。
程青云一脸狐疑:“真不是你找人跟我联系的?”
周纤离摇摇头。
程青云觑了一眼手中的硬纸板,嘟囔道:“也是,那人在电话里一再强调,要求我拉横幅、大声宣传,说这鲜菌土鸡汤是你请大家喝的。当时我还嘀咕,你什么时候变这么厚脸皮了?”
周纤离:“……”
“青云姐,但这鲜菌土鸡汤里也没土鸡啊?”正喝着汤的苏湛抬起头,舔舔嘴唇,又用下巴指了指那硬纸板,道,“那个也不是横幅啊。”
“我赶集用的最大招牌都用上了,这不比那横幅好?!”青云撇撇嘴道。
“没有土鸡是我擅自主张的,”允汶忙不迭地接话道,“你们忘了?周老师以前说过,练习之前不宜吃太饱太油,会影响吐纳和发声。”
这个倒是。周纤离不由得附和点了点头。
“但青云收了我两斤野松茸,品质可好了,个个肥润饱满,你们尝到了吗?”允汶得意地补充了一句,又对青云道,“你得让那人加钱,这野松茸可比土鸡贵多了!”
周纤离一听,那人花钱,好处却落在她的头上。
——这事听着怎么那么熟悉呢?
她拿出手机,点开通讯录,问青云:“给你来电的号码是多少?”
青云念出一串数字,每个都对上了。
周纤离怔愣在原地。
“是谁啊?”所有人都把脑袋凑了上来。
“头、号、粉、丝?!”所有人对着手机屏幕异口同声道。
就这样,第一天的集体排练彻底沦为八卦大会,众人乐此不疲地猜测“周老师的头号粉丝究竟为何方神圣”。曼蕉的每一个人都被他们怀疑了一遍,但直到日落,大家仍未就此达成共识。
第二天,昨日未竟的排练今日继续。
这天排练的场地换到了村长家的二楼晒谷场。
一踏进二楼,大家就纷纷尖叫起来。
周纤离挤过人群,到前头一看,只见地上一行醒目硕大的金黄色文字——“周纤离请大家吃鱼片米线啦!各位成员辛苦啦!”
周纤离慌忙走上前,蹲下身一拈:好家伙,用晒好的稻谷拼出来的字!
她飞快地扒拉了两下,对众人讪讪道:“排练完了再吃。”
好不容易哄着大家排练完,吃米线的时候,大伙的八卦兴致又高涨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周老师,你心里就没有几个重点怀疑对象吗?”
周纤离吸溜了一口米线,瞬间怔住:这味道好熟悉!
她忽然想起,她刚搬进溪边那幢房子的第二天,俞樾来送的早饭就是这个——鱼片米线!
他怎么说来着?
对!他说那是护林队的早餐,他顺便给她打包了一份。
而护林队的餐食都是……
周纤离瞄了一眼上楼来给大家添菜的人,霎时间五味杂陈。
……都是老卢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