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周纤离与俞樾朝着醒春河进发。
昨天还空寂得有些寥落的村道这会儿已是人头攒动。大家手中拎着的、肩上扛着的、身后拖着的,无一不是捉青鸟的工具。
周纤离惊讶地左顾右看,发现除了网兜、竹篓这类必备的、他们也带了的家伙,村民们还带着各式各样、令人完全想不到其用法的工具。
仿佛人人都把家当翻了出来,一股脑全带上了路。
这会儿如果有鸟儿从低空掠过,看见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一准会认为曼蕉全村正在集体迁徙呢。
周纤离收回目光,掂了掂手中的竹筒,有些担忧地对俞樾道:“我们就靠这个,真的能行?”
俞樾佯装一惊,压低声音道:“光靠这个当然不行啦!”
周纤离不作他想,只道是俞樾还备了一手,连忙凑近一步,欣喜地道:“我就知道你还有秘密武器!快给我看看。”
俞樾继续假装惊讶:“我的秘密武器就是你啊!昨天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吗?怎么今天你就忘了?”俞樾仰天长叹,“完蛋了,你记性这么差,肯定连青鸟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我们还怎么夺魁啊?”
周纤离这才明白过来俞樾在戏弄她,没好气地扬起竹筒就要打他。
手将将抬起,俞樾就飞快地一闪,佯作正色道:“这传声筒我可只做了一根,砸坏了我们就真完了。”
周纤离闻言,只好不情不愿地收了手,将竹筒牢牢地揣在怀里,气鼓鼓地瞪了俞樾一眼。
俞樾像是忽然发现自己的行进速度有待提高似的,赶忙朝前疾走几步。待周纤离落于他身后不远,他终于不再克制脸上的表情,几乎是盎然地大笑起来。
不多会儿,两人抵达醒春河边。
醒春河水自金蛟山而下,流经三叶镇所辖的三个村落,其中,又以在曼蕉的流域面积最广、形成的水体生态最为丰富。
因此,周纤离眼下所见的醒春河实际是它的一条支流,名唤惊蛰。
惊蛰水深势急,按理说并不是捉鱼的最佳地点,但它却有一个压倒性的优势——河底平坦,以卵石为主,几乎没有河藻水草等水生植物,因此河水极为清澈,河中游过任何东西都能被人一清二楚地捕捉到。
周纤离跟随俞樾在一处碎石滩边停下脚步,只见他卸下所有工具,从背包中拿出两条橡胶背带裤,递给周纤离一条:“早晨的河水还是很凉的,把这个穿上。”
周纤离是个砍竹子和采菌子都有相应穿搭的人,昨晚为了今天的捉鱼style,她也没少费心思,把行李箱里所有的衣服都翻了出来,摊满全屋各种搭配。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灰色螺纹工字背心加牛仔百慕大短裤,再将橡胶背带裤往身上一比——一身精心搭配被遮得严严实实,哪里还有什么style,只剩活脱脱的“捉鱼”二字。
俞樾看出她的嫌弃,又道:“就算你不怕冷,青鸟游速很快,万一撞到身上,还是很疼的。还有,我昨天跟你讲过青鸟的特征,你忘啦?”
周纤离眼睛一亮,立马答道:“青鸟背部有三条青色的斜纹,这是它区别于其他鱼类的最大特征!”
俞樾一边点头,一边脱了鞋,将双脚踩进橡胶背带裤里,道:“还有,它的背鳍和腹鳍特别锋利,很容易划伤皮肤。”俞樾直起身子,将背带扣紧紧一拉,继续道,“穿这个也是为了避免在捕捉过程中被它们割伤。”
“那还是人身安全比较重要。”周纤离忙不迭地学着俞樾的样子,将帆布鞋脱在一边,整个人跳进橡胶背带裤里。
但这到底不是平常的裤子,重量较之普通衣物重也就罢了,它还是连着胶鞋的。
而这码数又不是正正好好契合周纤离的大小,因此,她整个人在这橡胶背带裤里,就像半盏酒盛在杯子里一样,悠悠晃晃得厉害。
她伸手去够身后的背带,却被又厚又弹的橡胶掣住了手脚,只好再次以更大的幅度扭过身去。
这一扭,脚也不得不跟着一动。
结果是,脚在里头动了,不合脚的胶鞋在外稳如泰山。
于是,周纤离只觉得脚尖一滞,像撞上了一面橡胶墙,紧接着,脚后跟也踩不到实处了。
刹那间,她整个人重心尽失,像一根被刚刚拧好的麻花,新鲜出炉地仰面朝后栽去。
出全村最大的糗,进度1%……
不知为何,倒下的瞬间,她的脑海中蓦地冒出了这样一个进度条。
悲惨的是,这个数值还在急剧攀升中——
1.7%……
2.4%……
3.6%……
忽然,进度条在即将加载到5%时骤然停下——
一双强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托住了她的后背。
周纤离悬着的心也跟着一顿,进入徐徐着陆的轨道。
——她自然知道是俞樾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正要感慨一句“你这队友还算靠谱”。可不知是清晨河边的薄雾迷眼,还是晨光落在澄澈如镜的河面上,映照得岸边一派柔光四溢,这会儿俞樾俯下来的脸庞显得格外皙净俊美。
周纤离一怔,原本即将着陆的心陡然又升了空。
她呆愣地用目光给这张脸描着边——朗目疏眉,高鼻薄唇,面部线条清晰英气。最奇妙的是,他此刻眸中神色像是直接从醒春河中舀出的两汪水,清莹流转,柔波轻漾,叫看了的人忍不住一头扎进那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