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用完饭,便坐在院中的亭子里歇息。
月夜星天,凉风习习。
小辞将手伸进道袍的衣襟,摸出一本蓝皮的小册子。她翻开册子,将其捧到面前,坐端正后便摇头晃脑地默记着书里东西。
这模样让月亮不禁想起妖怪学堂,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想法,她抬起头,望着漫天繁星发呆。
陆天玑倒是感触颇深,刚入门那几个月,她每晚也要默记功法,隔日在烛华面前默背。
就跟如今的小师妹是一样的。
“师妹竟如此用功,不知温习的是什么功法?”
听后,小辞抿紧了唇,她将手往下移了一些,露出了书目:
“师姐有所不知,我如今……还认不全字。”
透过她的指缝,陆天玑瞥见书封上的那几个大字——《千字文》。
这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小辞从小混在狼群中,被烛华带回来三清宗时还只会简单的言语。
陆天玑胳膊撑在石桌上,小辞身世有趣,又是新来的小师妹,她总归是有些好奇的。
好奇她跟着狼群时吃的是不是生肉,好奇她怎么被烛华带回来的,也好奇她是否是同自己一样的剑修。
于是,她问:
“师妹最近在修习什么功法?”
小辞翻着书:
“一些炼丹之术,都是由师父亲自传授,或是我在书上学。正是因为有些部分看不懂,这才学起《千字文》”
说话间,她的书已经翻了两页。
听她所言,应是丹修。只是烛华收徒儿向来只收剑修,如今怎么收了个丹修?
想必师妹一定有过人之处。
陆天玑有些自愧不如,小师妹如此好学,想必日后定成大器,自己应当更加勤奋才是。
正想着,小辞忽然凑近她,指着册子上边的某个字,问:
“师姐,这是个什么字?”
陆天玑看过去,答她:
“情。”
听后,小辞恍然大悟:
“噢,我想起来了,是奸情的情。”
说得不错,但听着总有些怪异。
陆天玑盯着书上的字看了良久,才点头道:
“……不错。”
得到答复,小辞又摆正了身子,挪回去重新默起书来。
月亮依旧趴在桌上看着星星,陆天玑也撑着下巴看了一会儿,夜空中不仅有漫天的星星,还有一轮明月。
看着那轮明月,陆天玑不禁想起从前月亮给她讲的曲山兔妖的故事,如今妖怪一动不动地盯着天上,想必是想月宫中的嫦娥了。
陆天玑忽然问:
“想做玉兔了?”
月亮摆摆头:
“倒也没那么想。”
她来三清宗时,倒也没想到这儿不仅饭菜难吃,日子过得还如此无聊。简直比不上云泽镇万分之一。
更比不上曲山,若是有机会,得让道士去曲山看看才好。
在此处,她只能无聊到抬着头看星星月亮。
虽说无聊,但她也不想离去。毕竟陆天玑在这儿,她不想一个妖怪待在云泽镇。
妖怪们最怕孤单了。
陆天玑却道:
“玩两天就赶紧回去,若是等到我师父出关……”
正说着,师妹手中的书忽然落在了石桌上,尔后便听她惊呼一声:
“师父!”
陆天玑循声望去,只见小师妹对面站着一个白衣无尘、散着一头墨发的仙人,正是她们的师父。
清冷佳人,遗世独立,任谁见了都要喊一句仙子。只是她面色不佳,像在冰棺里躺了好几年一般。
不等烛华开口说些什么,小辞额上已经冒起了虚汗:
“师父你怎么提前出关了?”
烛华将亭子里的三人轻轻一瞥,尔后寒声道:
“若是我不出关,你们想让妖怪在我这里藏到几时?”
搬来前,陆天玑就想到烛华会不会提前出关,只是没想到小辞如此不靠谱,刚歇一会儿,烛华便出关了。
陆天玑怕她责罚,也怕她将月亮扔进地牢,语气不由得急促起来:
“师父,我明日就送她走。”
烛华却道:
“三清宗可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地方。”
“可是她……是个好妖怪。”
陆天玑说这话有些昧着良心,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好妖怪那三个字轻轻飘散在了夜风中。
简直让妖怪听了心寒。
月亮在一旁看着烛华,虽未交过手,但她依旧能感觉到烛华是个十分厉害的道士,能一手捉十只妖怪的那种。
只见她长袖一挥,手中便慢慢出现一根链条,那链条被她扔在石桌上,哗啦一声响。月亮认得那链子,那是锁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