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清晨。
为了炼制一种特殊丹药,陆天玑特地起了一个大早,背着药篓进了山林。
山林里起了很大的雾,十步开外无法视物。陆天玑只能沿着矮灌木丛的边沿走,她一面走,一面扒着草丛,仔细地找着藏在草丛里的草药。
就这般,她弯着腰走着,扒着,找着,然后扒开了一处血腥味极浓的草窝……
草窝中藏着一只受了重伤的兔子,它的四条腿都沾满了鲜血,以至于它腿上的灰毛都脏兮兮地黏在一起。
兔子见到她,深灰色的瞳孔骤然缩小,几只受了伤的爪子也在空中胡乱地划着,想跑却跑不掉。
又脏又可怜。
只是陆天玑对此爱莫能助,毕竟她不怎么喜欢兔子,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于是在她的再三思索后,她轻轻地将被扒开的草丛给合上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自求多福。”
说罢,她背上药篓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但她刚走了几步便慢慢折了回来,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这林子里有妖怪。
世人皆知三清宗道士以除妖降魔为己任,皆是名门正派之人,她们身上的重担异于常人,有责任守护弱小,不论对方是讨厌的人,还是讨厌的动物。
而陆天玑就是这么一位道士。
于是她再次蹲在了那个血腥味极浓的草堆前,再次轻轻地扒开了草堆:
“相遇即是缘分,你我有缘,我今日救你一命,等日后你养好伤,我再将你放回山林。”
说着,她伸手摸了摸灰兔的腹腔。
灰兔的的腹腔很瘪,一摸就是饿了许多天,里面没有食物,也没有妖丹。
灰兔只是一只普通的兔子,一只受了伤的可怜兔子,救下这样一只普通的、可怜的兔子,是她作为三清宗道士应当做的。
这么想着,她割了一些草垫在药篓中,尔后又将灰兔抱了进去。
安置好灰兔后,陆天玑背上了药篓,踏上了回家的路。
山林中的雾依旧很大,小道上的路又湿又滑,陆天玑走得十分仔细。
山林小道的两侧有这各种各样的稀奇植物,陆天玑慢慢走着,走着走着,她经过了一簇野花,经过了一株长着红果子的草,经过了一片毒蘑菇……
迷雾中,毒蘑菇们纷纷探出了脑袋,睁开了眼睛。
它们看着平日那个穿着灰青色道袍的道士从它们脚边经过,不禁惊呼:“苍天啊,那只在草堆中藏了三个月的小妖怪竟被道士捡走了。”
藏在草丛中的蘑菇伸长了脖子,看清小道上的景象后不禁瞪圆了眼:“苍天啊,小妖怪会死掉,那个道士曾经抓过许多妖怪。”
听后,蘑菇妖们垂下了头,似在为小妖怪默哀。
听着蘑菇们的动静,一朵老蘑菇伸了个懒腰,缓缓睁开了双眼,它看着道士离去的背影,忽然摆了摆头:
“说不准道士会被小妖怪吃掉。”
道士被吃掉……蘑菇们听后流起了口水:“道士修道多年,想必一定是肉质鲜美,血也十分鲜甜。”
“那是自然,记得一百年前,我吃掉一个道士后便妖力大增……”
老蘑菇妖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往事,只可惜走在小道上的陆天玑听不明白,只能听到草丛中有一阵阵窸窣声。
蘑菇妖们说的是蘑菇话,作为人类她是听不懂的。
这个山林中到处都是妖怪,连镇子上住着的也都是妖怪,但她作为一个人类,已经在这个妖怪镇上住了两年。
*
事情要从很久之前说起。
很小的时候,陆天玑便不喜欢兔子。
从前,她们村里供奉着一座兔仙的石像,传说这位兔仙可以保村里的人无病无灾。
村民们种出来的粮食,下等的留在自己家中,中等的拿到集市上卖,最上等的用来供奉兔仙。
那时,村民们都很信奉这位兔仙,包括陆天玑。
直到陆天玑十五岁那年,村中出现了瘟疫,一传十,十传百,全村上下无一人幸免于难。
陆天玑眼睁睁的看着村民的身上慢慢生出脓包,脓包慢慢化成血浆,血浆流过的地方慢慢开始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