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佞臣贤相互殴录事集 > 第17章 意图谋反

第17章 意图谋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以褚季凌终日于修文殿枯坐,不曾听得外界之事。

“小的只是一介内宫仆从,哪里晓得。”太监讪笑几句。

褚季凌冷哼一声,止住不愿再走,“这宫中若论传递消息,当属你们之最。你哪里是不知道,是看本官身卑官弱不愿说罢。”

他继续胁迫道:“瞧你面生,想必是有人故意谴你而来,就是要将此事说与我听,现下怎的又吞吞吐吐。今你若不说明白,你也别想将本官带出这修文殿。”

见褚季凌识破,太监连忙跪地求饶,这才将实情一一说明。

“大人慧眼,不敢隐瞒,小的是太常丞大人派来的。”

“哦?桓越清?”

“是,我家大人因与大将军略有几分交情,不愿相信大将军会作出通敌大事,因重病卧床不起,派小的来请求褚大人朝中为大将军分辨几句。”

褚季凌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桓越清与本官互相作对多年,今遭出了事不找桓邵元,反倒来寻本官帮忙,你觉得本官该信吗?”

太监连忙拿出一物交予褚季凌,“这是我家大人的随身之物,可正名小的身份。我家大人说褚大人向来是正直之士,自然不愿使大将军平白蒙受屈辱,恐怕无需我家大人托付,自己便会为大将军分辨。”

“而且,我家大人还说,褚大人若是应允此事,我家大人便欠得褚大人一个人情,日后定当还之。”

太监将桓越清与毕北川关系一一道出,又说毕北川恐是被人陷害,不然何至于杀之而后快。

暗中将怀疑之人说与褚季凌,只求褚季凌能使大将军沉冤得雪。

接过细察,确是桓越清之物,褚季凌眼眸低垂,神情莫名。

怀疑之人亦是褚季凌素来看不惯,獐头鼠目之辈。在大将军请旨前往边关之时,也是这些人弹劾上书,抨击大将军。

前几日入夜晚归家途中也撞见过桓越清来往与将军府,褚季凌那时便知晓他二人关系不一般。

“也好,大将军乃忠勇之士,如今遭奸人迫害,我岂能袖手旁观?”

褚季凌一改疲乏身姿斜眼睨向小太监,大步朝听政殿走去,身后太监紧紧跟随。

*

听证殿内,各高官齐聚,气氛肃穆沉闷。

殿中正有茶盏碎片,众多大臣侍立殿中,却无一人敢去收拾。

上首之人气息粗重,身旁大太监小心翼翼给皇上上了一盏新茶。

终是气氛迫人,太子这时站了出来,“皆是儿臣的错,若是听得良言,早早禀明,让大将军及时返乡养老便不会出此恶事。”

皇上并未说话,大臣也是噤若寒蝉,暗自思忖,太子此话看似请罪却实为大将军开脱,恐怕会再度惹怒皇上啊。

良久,皇上果然开口,“我儿所言,似是大有深意。”

“儿臣不敢。”

幸而太子深受皇上宠信,轻飘飘一眼,皇上便将太子晾于一处。

“毕北川随朕出生入死,这天下有一半是他带兵打下来的……”皇上一一扫视最上首两位官员。

桓斡告假,桓邵元与沈至能分列上首。

而一向深受皇上爱重,且献计颇多之人,张道疾却是微躬身形,垂首侍候桓邵元之后。

“如今之事,诸位爱卿告诉朕,朕该如何安置其家眷?”

平日能言善辩的文官此刻纷纷低头不敢上前,武官各个神色异常,不知是喜悲,亦是紧握双拳不语。

皇上端起茶盏,喝茶之声在这落针可闻的大殿格外明显,百官复而提心吊胆,忧心那茶盏会再度落于其中一人。

‘咣当’一声,皇上重重搁下茶盏,众人无不战栗。

“桓邵元,你来说。”

被皇上明确指出,桓邵元适才拱手奏明,“皇上,家国安危事关江山社稷,大将军公然领兵游于城中,已违背人臣之道。若不重罚,以儆效尤,难免有宵小之辈心存侥幸,视皇家威严如无物。”

“故而,臣以为,撤去与大将军牵连之人所有职务,终身不得再入朝为官。而大将军子嗣,为感念昔日君臣情分,法外开恩,有权者斩首,无权者流放苦寒之地即可。”

一番陈词不疾不徐,有理有据,不因大将军身份而掺杂半分私情。

“沈爱卿,你以为如何?”

皇上并未点评一二,而是看向武将之首,沈氏如今的掌权人沈至能。

沈至能已年过半百,须发皆白,然其精神矍铄,无半分老弱气息。

听得皇上询问,沈至能躬身抱拳,洪亮之声响彻大殿。

“毕北川此人藐视皇恩,意图谋反,律法严明,若不重惩不能服众。”

“诛其党羽,灭其血脉,此为臣意。”

沈至能话音刚落,其身后所有武将均跪地附议。

“请皇上严惩。”

“请皇上严惩。”

“请皇上严惩。”

……

太子旁观一切,眉眼间俱是怒意,同为武将,昔日同僚或有并肩作战之时,竟冷血如斯。

皇上自入朝后便冷淡神色此刻竟有些笑意,文官皆通察言观色之徒,现下自是纷纷附和沈至能。

徒留桓邵元与太子矗立其间,突兀扎眼。

“诸位爱卿不再转圜心意?皆求严惩?”

稍显轻快语速衬得皇上格外扭曲,百官俯首称是。

“那朕便……”

话未尽便被打断,一道纤弱身影由人搀扶着走进殿内。

太子心虚复杂,面有愧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