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佞臣贤相互殴录事集 > 第15章 将军迟暮

第15章 将军迟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面碍慑天威,众臣寒蝉若惊,圣上浅言揭过,并未怪罪。可不知从何时起,民间谣言四散,谣传车骑将军庾明佑与中领军大将军私交甚笃,谋逆之事恐有参与。

毕北川闻听此事自是不屑一顾,豪言,“我与圣上亲如一家,推心置腹,何谈此腌臜秽语!”

圣上却不复从前,不再重用。朝臣见此情形,亦是与世偃仰,冷落怠慢于他。

大将军深受打击,终日郁郁。

而今,边民再有动乱传出,大将军亦是首荐,乞得领兵平乱之权,不想圣上置若罔闻,直言,“将军迟暮,沙场无眼,还是居府宽心静养为妙。”

将军虽有匹夫之勇,可待圣上呕肝沥胆,出生入死之情却不敌市井流言,终觉兔死狗烹之悲。

回府后便一病不起,形容枯槁。

端坐三人,相会共语,恭宁诸事言罢,不免为她请罪求情,“今日之事,虽是明璇起了不良之心,却皆为父所迫。”

恭宁暗中恳请朝堂善权谋机变挚友,奈何桓越清仍旧一副冷面寡情神态,只是眼神落于一侧。

“大将军重病,理应遍邀名医救治,为何你要如此卑躬屈膝,趋奉求嫁?”

毕无晦当即俯跪在侧,她道:“大人乃当世人杰,家父此前入朝初见便交口称誉。犹记大人入朝那日,家父整日大喜,仿若未有顽疾缠身。再者……”

桓越清不耐屈指敲打桌沿。

“再者,家父曾提及婚嫁大事,”毕无晦似是有所顾忌,嗫嚅半晌,“言及大人为佳婿,欲为小女上门看亲。只是当时,小女有倾心之人,不愿受之,家父才就此作罢。”

似是甚轻视于她,桓越清不作礼数逼问,“那为何今又肯顺从?”

身形微颤,毕无晦再忆及当日之事,受辱焚心之感如故,平复几分正欲答复,恭宁却率先道:“此事小,现迫在眉睫为如何劝解将军心结,使其康泰。”

恭宁与毕无晦皆眼神希冀,桓越清却淡然起身,“公主厚爱,只桓某乃老怪无能之辈,微功薄禄,犹恐不堪任。”

惶惑疑惧加身,恭宁急急唤道:“玉台,何去?”

今日姿态似是初见一般,空意伤怀,冷若寒霜,万事皆成眼前空,恭宁最是惧怕。

此后交友再不复得,未料今日骤现,而恭宁却不知何处有错。

不顾身后之人,桓越清径直离去。

*

青烟新月,倾斜满地,黑影浓跃,缓缓而行,终是落定一处。

建京城临郊之地,将军府外。

将军府砖瓦堆砌,不作他物,略显简陋,正中一朱红大门,却无一人驻守,风卷寥远。

黑影默然环视良久,凝滞如塑,直至僵槁涩意传来,方上前扣响门环。

沉闷音色于深夜突兀几声,一须发老人吃力启门,“何人啊?”

黑影道:“烦请通报你家大人,就说南端故人来访。”

老人观眼前人一黑袍盖体覆面,却难掩仪态,不敢怠慢请至偏厅小坐,吩咐奉茶后,便急急去报。

可府外大门将闭,恍惚见得人影,再定睛去瞧,却空无一物。

一盏茶未尽,一粗犷豪爽之声急速灌进,其间难掩激昂,“故人何在?快让老夫好生瞧瞧!”

未见其人,单听得其亮如洪钟之声,桓越清笃定心中猜测,不免扶额苦笑,真真是明知故昧,自投罗网。

无奈至极矣!

阔步奔走间,转瞬便见得其人。

大将军毕北川,魁梧大汉,长须两鬓,面似虎豹,肃杀凛冽之气直冲面门。

不似恭宁与毕无晦所言,大将军全无病气,康健无虞。

抚掌大笑间,二人相对而视,皆不免眼红泪湿,桓越清更是双膝跪地磕头问安,“叔父在上,请受侄儿一拜。”

慨然受之,毕北川一七尺男儿泪眼婆娑,思及早年间于南州见得她时,尚为一顽劣稚童,嬉笑怒骂,宜喜宜嗔。

而今再见,早已长成一翩翩少年,束冠结发,知礼明德。然,其父母兄族却永未能再见矣。

“腰,贤、贤侄请起。”忙扶起桓越清,毕北川险些哽咽失言,语及桓越清幼时小字,好在桓越清暗中示意方才改口。

毕北川转身冷煞语态吩咐仆众尽退,“此间事,无需尔等侍奉,速速下去。”

待为他二人正坐时,方道:“叔父,侄陋夜前来,只求一事。”

本朝中初见二人具知其已然知晓对方身份,怎奈桓越清只作不识,毕北川亦不能强求,日日朝中窥伺其安危而聊以慰藉。

他与庾明佑乃朝中相识,偶得交谈,志气相和,引为至交,后庾名佑因职调动,举家迁于南州,自此再未得见。

不想这一别竟成生死永别。

因未能救得庾氏而长时愧悔难当,现桓越清有所求,自是喜不自胜,“兄弟之子犹子矣,视以父道,叔侄之分,与父子同②。贤侄不妨直说。”

“请叔父勿要再理会庾氏一事,答允贤侄不日衣锦还乡。”

将军性直发作,摔杯下坐,怒目圆睁,厉声大喝,“可是那桓氏小儿,要挟于你,贤侄莫怕,待老夫去宰了他!”

朝外喝止,“取兵器来!”说罢便要出府,惊得桓越清急止,“叔父,莫要意气行事,今日之事不在我而在叔父!”

“太子不曾告知,叔父危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