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61章 赔偿

第161章 赔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氏再泼也不敢和官斗,心里悔得不行,尤其气瑞喜。这死崽子要是早说这院长是当官的她哪敢乱骂!如今就是把这死崽子送去人牙子那也就换二两银子,上哪找二百两去!

“你们想宽限几日?”

“几日……东家,这家里是真没有二百两银子啊,您看这……”

刘氏摆了副比哭还难看的笑脸求道。

“这样吧,还是冲着瑞喜,二百两银子你们五年内还清。一年四十两,这五年内瑞喜在我这里做工,算他一年还十两,剩下的三十两你们夫妻自己想办法。”

程颂语气稍微缓和道。

“瑞喜做工还,行,行,东家,那就都让他还,一年十两,二十年就还清了,我和他爹是真没钱啊!”

听完程颂的话,刘氏赶紧接茬。把债压在瑞喜头上最好,一年还十两,说不定还能剩下一些,等年底他们再来要……

呵呵。

这两人的盘算几乎是个人就能看出来,人群中刚才替他们说话的百姓都悔得想骂上几句。

“都转到瑞喜头上?也行。”

程颂点头。可惜没等刘氏偷乐,他就接着说道:

“转到瑞喜头上就不是这个章程了。”

停顿了一下,程颂问瑞喜:

“打从进了印坊,你给了家里多少工钱?”

“都给了,去年的工钱是每月八百文,加上年节少爷多给的,一共十二两六百文。今年加上刚才这半两,给了三两银子。”

局面变换太快,瑞喜还懵着,不明白程颂为什么这么问,不过挣了多少银子他很清楚。即便自己一分没留住,但在书院吃得好住得好,不会被打骂也没人给他甩脸子,还能读书识字,比在家里的日子好太多了,不挣钱他都愿意留下。

“你今年十二了?”

“是,下月满十二。”

瑞喜答。

“这孩子今年十二,在印坊做工一年,算你养了他十一年,往多算一年二两银子。十一年二十二两。除了瑞喜已经给你们的,我再给你们六两四百文,就算全了你对他的养育之恩。想把那二百两的债务都算在他头上可以,但不是要他还二十年,而是这孩子以后就归我了,今日就去衙门办文书。”

说话时程颂只看着瑞喜爹。刘氏是后娘,对瑞喜没什么舍不得,就看这男人的想法了。

毕竟是自己儿子,再不喜欢也是个能养老送终的,瑞喜爹确实有些犹豫,不像刘氏乐得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六两四百文啊,卖三个瑞喜才能赚到。虽说卖了他以后就没工钱拿了,但二百两的赔偿也没了,还不用去衙门挨板子。而且就算把瑞喜卖给书院,他们以后想来要钱只要别让这东家发现就行了。毕竟是亲生儿子,她就不信瑞喜敢不给他爹钱。

刘氏把男人拉到一边悄悄说了自己打算。瑞喜爹的不舍本就没几分,听了刘氏的话也不犹豫了,直接答应了程颂的提议。

程颂不用凑过去就能猜到这夫妻的打算,也懒得拆穿他们,直接让郭年去拟了三份文书。

书院门房就有纸笔,郭年也帮人代写过不少文书,很快就都写好了。

“你俩不识字也无妨,这文书下午都要送去衙门用印,到时与差役确认即可。”

程颂拿着三份文书向瑞喜爹说明。

“第一份是你们夫妻欠我二百两银子,前因后果写得俱清。第二份是瑞喜的契书。第三份是我同意将这债务转移到瑞喜身上,但有条件限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今后你们夫妻二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再来找瑞喜要钱。文书签订后,瑞喜就改了户籍,与你二人无关了。若是你们再敢找来,只要被我发现一次,这二百两的债务会立时转回你们头上,你们可听明白了?”

“明,明白了。”

这夫妻显然没想到有这第三份文书,但如今骑虎难下,现在反悔要么就要自己负债二百两,要么就要去衙门挨板子,显然都不合算。对视一眼后,夫妻俩咬着牙在文书上按了手印。

“现在你们回去,一个时辰后带着瑞喜的户籍文书到衙门口。郭夫子会带人去与你们一同办理,办妥后那六两四百文自会给你们。”

说完程颂便赶那二人离开,让他们速去取文书,若迟到就要请衙门直接去他家拿人。

等刘氏夫妻小跑着离开,围观的人群也散了,程颂叮嘱郭年带着瑞喜一同去衙门,让张樘驾车。

“今日之事,你可有怨言?”

安排妥当后,程颂轻声问瑞喜。

最后这六两四百文,程颂是为了瑞喜给的。虽说那亲爹一看就不待见瑞喜,那也是他亲爹。这二十多两银子的抚育赔偿就算全了这辈子的父子情了。将来有人再想用孝道捆绑瑞喜也说不出理由。只吃饭穿衣不读书的话,二十多两银子够把三四个孩子养到十一岁了。

瑞喜满心都是感激,哪有怨言,听完就想给程颂磕头。

“不必,我没让他们磕,你也不必。”

程颂一把把人扶住。

“多、多谢少爷相救,今后我就在印坊好好干活儿,二、二百两还完了我也不走,一辈子给少爷做工!”

刚才那二人如此折腾,瑞喜都硬忍着没哭,此刻却再也止不住泪水,一边哭得打嗝,一边结结巴巴地向程颂保证。

“不用,骂人侮辱书院的不是你,二百两不用你还。不过那六两四百文得从你工钱扣,还有今后每年的束脩。”

“那怎么行,二百两我一定……”

瑞喜抹了把眼泪郑重道。

“少爷说不用就不用,不过那二人要是再敢来,你可一定要说啊!”

画砚拍着瑞喜肩头提醒。

“可是——”

“没有可是,说不用就不用,骡车进城快,先去食堂,吃过饭你与郭夫子去衙门,莫要耽搁了。”

程颂拍板道。

一出闹剧耽误了功夫,程颂他们也饿了。木工坊下午再去,先都奔食堂,干饭。

“你这书院里八成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若是再有这样闹来的,也都把人买下来?”

吃饭间,盛岐问程颂。今日一闹,其他人过来定是不敢再骂人了,就怕来几个用养育之恩卖惨的。牙商那里一个孩子一二两银子,程颂按一年二两算,这事传出去后不定会引来什么人。

“买,若真是与瑞喜类似,那就买下,动了心思卖儿女换钱的爹娘,不要也罢。”

程颂看着面前黎兄给他精心调配的荤素搭配,还有单独去后厨现烧的热水,心里美得直冒泡。连众人担忧他今后成了冤大头也不介意。

“可会不会有人家原本没这个打算,也算不上贫苦,只是听说一个孩子能卖二十多两,就起了心思?”

郭年也听懂盛岐的意思了,担忧地看向程颂。有些孩子多的人家未必真那么穷,但二十多两银子的诱惑真不算低了。

“那也买,这种事总归是少数,没有其它办法前就把人买下,左右我也不差那点银子。”

程颂哪能不懂大家的意思,可当下就是父母有权发卖子女的社会,他无法和制度抗衡,就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多救一个是一个,要是为此被嘲笑算计也就认了,反正没人敢笑到他眼前来,真敢来他就真敢讹!

时至今日,程颂已经不止一次买人了。包括崔勇回村买下自己的弟弟妹妹,每一次的情况都不同。他无法阻拦再有人算计自己,也不会为了怕麻烦就对下一个“瑞喜”袖手旁观,会有什么后果他是真不在意,等那“后果”真来了再说吧。

“真心疼爱孩子的人家,如果不是碰上实在过不去的难处,定然不会发卖子女。就是与瑞喜一批来印坊的三十人,九成也都交了束脩,类似今日之事,以后也不会太多。”

放下碗筷,黎仁诚向众人说道。

黎仁诚未尽意思是,程颂不是能被随意坑骗的傻子,对吧……

盛岐等人点头,现在对不对也得点头,有没有人来卖孩子坑钱是以后的事,木工坊今天必须得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