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颂听完才想起黎仁诚不算无地户,之前自己一直把这点忽略了。
“颂弟可是想租那十亩地种菜?”
黎仁诚现在对程颂的想法已能猜准不少,院中菜畦里的辣椒西红柿还在盛果期,种子更是晒了不少,程颂也提过这季节可以再种一茬。
“是,小弟是有租地的打算,想着麦收过后再种一茬辣椒西红柿,应是不耽误冬小麦的播种。”
听程颂说要种这两样,桌上的几人都来精神了,那辣酱和酸甜酱的味道他们都尝过,甚是美味啊,当然是种得越多越好。
“既是如此,我租的那五亩地可以先用来种菜,其他佃农那里也可打听一下,只要交够了粮食,县学通常不干预这几月学田地里种什么。”
“多些黎兄!”
程颂向黎仁诚道了谢,五亩地也能种不少,回头与吴婶子他们商议一下,向这些帮工家再租几亩应也不难。
“这几月的收成也是与县学各半吗?”程颂接着问。
“并非,麦收后这段时间村民大多会种杂粮,这也是他们一年的主粮,县学都是按照每亩地半斗麦子的标准收取这段时间的地租。”
大琞的一斗是十斤,程颂根据水果的重量和个数估算过,这个斤与现代的五百克差距应是不大。
一亩地收半斗麦就是五斤,换算成银钱就是三十五文,按亩收三百斤杂粮算,就是大概九百文,地租不到百分之四,算是良心租子了。
“那从合山回来后,就找几家佃农谈谈合作种植。”程颂把想法说了。
“合作种植?”章清谢驰已经被程颂不时冒出的新词练习惯了,但不明白的还是得问。
“与县学和佃农的关系有些类似,就是种什么我说了算,佃农出地出力,种出来全都卖给我。”
模式解释起来很简单,但也未曾听说哪里有人这样做过,连黎仁诚都觉得程颂这主意很是有些新奇。
去合山县自然是为了梁家兄弟,贾二夫妻将两个孩子的身份文书毁了,既然长宁官府给开了凭据,这东西还是尽早办好省心。在现代丢了身份证就得马上补办,穿到大琞程颂这个意识也没丢,虽然两个孩子暂时没什么用文书的地方。
听说他们明日就去合山,章清谢驰也报名一起,程颂看出他们是把这一趟当农假游了,搁现代几脚油门的距离放在这时候就能算个远门,难免引人向往,去就去吧,他俩家里都有驴车,一起去也没什么不方便。
定好明日之约,章清谢驰就带着和乐居的食盒离开了,难得这次回去有车,走前程颂也给他们一人装了些杏干杏仁。
秀才院清静下来后,程颂和黎仁诚叫来了梁言梁文。这一两天的事情发生太快,又是下套又要上公堂,程颂原本担心他俩会后怕,不过刚才饭桌上看这小哥俩吃得都挺香,倒像是没受到太大影响。
黎仁诚和画砚站在程颂身后,有些发懵地听颂弟/少爷很是认真地表示了一下对两个孩子的欢迎,说以后他们就是一家人了,碰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说出来一起想办法,遇到开心的事也要一起分享庆祝,希望他俩能在这里安心地住下去,大家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程颂的用词虽然有些新奇但表意非常真诚,梁言被他的一番话感动得掉了不少金豆子。梁文虽然也跟着去了衙门上了堂,但对今天发生的事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听哥哥说以后不用再见贾二夫妻,他俩还能和画队长一起住在秀才院了觉得特别开心,可这么开心的事为什么哥哥哭了?
想不通的四岁娃娃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情绪的碰撞,开心地抱着哥哥哭了一场。
程颂打死不会坦白为了这场欢迎仪式他临时篡改了自己历任班主任的开学讲稿,仪式感仪式感,最重要的不就是感嘛!瞧瞧俩孩子多捧场,都被自己感动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