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颂还打算趁休沐把腐乳坯做好发酵,想起手边工具不够,又托王止去县城代买十个陶罐和一些细麻布。
昨日他和黎兄提了会邀两个同窗过来相聚,也说了这两人对他十分崇拜,但自己会尽量阻拦他们去打扰他。
黎仁诚这两日没少听程颂说起这倒数的两位同窗,并不反感他们过来拜访,而且这小院本就是合租,程颂邀请谁来也无须征得他同意,如今这份尊重黎仁诚是领情的。
辰时过半,章清和谢驰乘着各家的驴车到了秀才院门口,知道程颂让他们捎带了排骨,黎仁诚也跟着一起出来接人。
程颂在院门口给他们彼此做了介绍,没想到刚下车就见到黎案首的两人都有些紧张,一时都不知如何见礼了,倒是黎仁诚与他们问过好之后就帮着车夫将两扇排骨端下了驴车。
“怎么能让案首搬猪排骨!”
章清被眼前的情景震清醒了,赶紧上去帮忙,谢驰也让车夫将带来的东西卸下,赶紧跟了进去。
相聚的主意是谢驰出的,负责掌勺的程颂,章清自是不肯收这排骨钱。程颂要的烧酒也都算作是登门的礼物,不肯收钱。
昨日程颂已经和他们说了不用捎带豆腐,自己从舅父家买,但他们还是疑惑程颂为何要吃发霉的豆腐,但再问程颂就不解释了,让他们保持期待即可。
都发霉了还有甚可期待的,接着不该扔了吗……
不要钱就算了,程颂也没和他们拉扯。让画砚沏了清茶待客,自己先去厨房处理排骨。
紧锅鱼慢锅肉,这么多排骨要在午饭前做好得早早准备。
忘记叮嘱章清把排骨在肉铺切好再带来,现在只能让黎兄帮着自己一起将大扇排骨解开。
厨房的菜刀干不动这大活儿,黎仁诚把柴刀取来洗净,支好排骨按照程颂的要求切成了一指大小,其中一小半还又多加一刀剁成半指长的小块。
大琞已经有了劁猪的技术,猪也容易上膘,但重量还是比不了现代的猪,也可能和养殖时间不够有关。
章清应是将今日铺子里最大两头猪的排骨送来了,骨上肉也留得略厚,两扇排骨称下来快二十斤了。
铁锅一次炖不开这么多排骨,周家的锅最近都要熬煮豆浆,沾了油腥洗起来费事,程颂让画砚去吴婶子家借了个大号陶釜。
程颂先把一指长的排骨加黄酒焯水去腥,爆葱姜放排骨加入沙糖和调料上色炒香,为了丰富味道又放了几段从腌萝卜中取出的辣椒,之后倒入陶釜加热水放到灶上用慢火炖着,又取小块排骨重复操作一遍,直接在铁锅中烧。
两份排骨都架到火上,要想炖到脱骨至少需要一个时辰,程颂就先回到院中招待两个同窗。
刚才已经和他们二人说了自己需要先将排骨炖上,让他们可以在院中休息,也可以在学田附近走走,没想到自己炖上排骨出来,这二人正坐在堂屋与黎兄说话,神情也少了刚见面时的局促,反倒专注得很。
从吴婶子家回来,画砚就想去厨房给少爷帮忙,被程颂赶出来了,说用不上他,这会儿也攥着个柑橘坐在一边旁听。
这柑橘是谢驰带来的,原想着是他请程颂去和乐居吃蜜炙肉,却成了程兄下厨请自己吃排骨,谢驰只好买了些水果干果送来。
程颂不想打扰他们与黎仁诚交流请教,放轻脚步走进堂屋坐到了黎兄旁边,听了两句才发现他们聊的不是院试的经验也不是学问的疑难,而是田间的耕作农事。
“确是在探讨院试,听黎兄所言,才知原来这农事中亦有不少学问,我与章清从未下田劳作过,所知皆来自典籍中的文章,黎兄与我们讲了不少耕作的经验与农人的艰辛。农业乃国之根本,于农事一无所知,院试的策论也难免作成空中楼阁。”
在黎仁诚讲完农时于耕种的重要性后,谢驰向程颂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在聊农事。
“这附近都是官府拨给县学的学田,在长宁地界已算得上等田,丰年麦收亩产约三石,若遇水旱之灾可能收成减半,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而长宁周边的其他田地,每年亩产两石二三斗居多,部分地力贫瘠的下等田,甚至不到两石,十亩地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生计都甚为勉强。”
聊完了农时,黎仁诚接着给他们讲了田地产量的情况,举的例子似乎就是和自家差不多的情况。
听黎仁诚说起耕地亩产,程颂突然想起个事,肥料!
之前两人聊到黎仁诚家中十亩地产量极低的时候,程颂就意识到自己好像能做点什么,但除了去郊区大棚付费采摘过几次草莓,他的农业知识基本稳定在没有。
现在听到黎兄说起地力,程颂脑中的灵光总算是蓄上了一丝虚电。
程颂自己没有种植经验,但给他做饭的家政阿姨是个痴迷阳台菜园的发烧友,每天做完饭都会把厨余垃圾单独装袋带走,说是拿回家堆肥用。
家里橱柜上还摆了本懒人种植,是阿姨做饭间隙的主攻教材,程颂自己做解压美食的时候,也翻开看过一些。
确实是给懒人看的书,里面的内容也是图片为主,关于自制堆肥的部分程颂还有点印象,一层土一层什么什么再一层土再什么什么的,所以,都有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