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舟站在不远处看着这场闹剧,见是小孩家家的小打小闹,也没了兴致驻足观望。
正待转身离开时,听见有人大声喊姜忱的名字,眉间拧起,拨开人群走上前。
看清形势后,他哂笑道:“原想着是哪位官老爷在这小地方耍威风,不过是个毛头小子!”
游行舟展开手里的扇子,轻轻扇动,扇面后露出一张玩世不恭的样子。
姜忱耳尖,听见熟悉的声音,视线穿过众人,不期然对上游行舟调笑的面孔。
等人走到身旁,姜忱扶额,有些头疼,游行舟断不是轻易罢手的人。
反观游行舟,迎着众人打量的眼神,好似享受般抬起来下巴,甚至递给姜忱一个放心的眼神。
“我一介贫民布衣,还不曾听晓小兄弟父亲的大名,不知今日能否让我长长见识。”他面朝着愤怒的胡一鸣,挑衅道。
不少人轻笑出声,他胡一鸣家中哪有什么大官,只不过仗着家中有不少田地,平日租给农民使用,人家给他几分薄面唤他一声大人,还就真真耍起威风。
游行舟毫不避讳地刺中胡一鸣心中的软肋,嗤笑声气得他涨红了双脸,本就肥肿的身体经太阳一晒,更是滑稽可笑。
“你算什么东西,给我滚远点。”胡一鸣怒火烧红了双眼,从来没有人胆敢公然嘲笑他,当即抬手要推嚷游行舟滚开。
可游行舟只是淡定地笑笑,收了扇子别在腰间,一弯腰躲过了胡一鸣的拳头,发丝都不曾凌乱。
只见胡一鸣气急,没有收住力气,一拳头打在棉花上,踉跄几步,险些摔倒在地。
“你……都看什么,还不给我上。”眼瞅着讨不到好处,还落了下风,胡一鸣朝身后人大声骂道:“都瞎了眼了,还不给我上,看我今天不弄死他。”
姜忱暗骂一声不好,心忧事情越闹越大。
几个小喽啰均是胡一鸣家中租户的孩子,父母自小就让他们和胡一鸣走近些,若是关系好了,看看是否能够减少租税。
这会几人面面相觑,左右得罪了胡一鸣,回家后少不了一顿打,看对方也就一个人,他们三个人数量上占据好处,三人对视一眼就要上前。
姜忱心急如焚,眼见拳头就要袭上门面,可他站着纹丝不动。
眼睛一闭,做好了他被打的打算,反正胡一鸣虚张声势已久,脚步轻浮没有实力,出门气势全靠吼,一拳头下去,也不会出人命,更何况她想看看游行舟有何本事。
游行舟好笑地看着姜忱事不关己的样子,一面气笑着小没良心的,一面单手执扇,用了四成力打中为首几人的脑袋。
几人吃痛,嘴里叫骂着,硬生生收回拳头,捂住被敲打的脑袋,连连后退。
“还来吗?”游行舟气定神闲地说道。
几人不过十五岁出头,出手也毫无章法可言,游行舟并不想真的伤人,只是敲打一二,给个教训就收手了。
姜忱盯着挡在身前的人,脊背挺拔,吊儿郎当的样子,可莫名地给人安全感。
胡一鸣瞪着眼睛,看游行舟二两来回就将人吓唬住了,心下不免有些害怕,扯着嗓子喊:“你给我等着,我去喊人。”
说完,转身就跑,身后几人见状,也跟着跑了,生怕游行舟追上来。
人都跑了干净,游行舟转过身,上下打量着姜忱,查看她有没有被伤到。
“没事吧?”游行舟关心道。
姜忱看着游行舟没有说话,脸色严肃,“你到底是什么人?”
游行舟嘴角的笑容一僵,虚假的面具露出裂痕,眨眼压下眼底的审视,忽又恢复满面春风的样子。
——
等人走远连背影都看不见时,宁致远一头雾水,凑近到姜忱身边,问她:“刚刚那个人谁啊?你认识吗?”
姜忱滴溜着眼睛,斟酌着回他,“他是我远方表哥,因为被姑娘退婚,面子上过不去,这才离开京城到这里。”
谎话张口就来,姜忱眼观鼻,鼻观心说道。
宁致远对姜忱的话,向来不怀疑,听完他的经历,不解游行舟长相英俊,气度卓然,应当是急受女孩欢迎的,怎么会被退婚呢。
莫非是身体不行,患有某方面的隐疾?
霎时脸皱成一团,怜悯地望着游行舟离开的方向。
姜忱不知宁致远在心里百转千回,得出这个结论,见时间不早,就拉着宁致远进私塾了。
游行舟收到部下来信时,就打定主意重回旧地,暗中查找线索。
经过方才一遭,骑马赶到知县府衙时,正是晌午时分。
漆红的大门紧闭,台阶下的两个石狮子坐镇两方,怒目的样子平添几分森严。
游行舟翻身下马,将马绳系在门口的树荫下,走向大门,大力敲响门口的鸣鼓。
咚咚咚——
游行舟耐心地敲了几声鼓,可大门仍然从门内紧锁,不见有人来迎,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前些日子,他得知领旨剿匪的随行队伍有疑,留了个心眼,传信给当地县长,不巧不等他带人来救,游行舟麾下的几人全部中计,受了不同程度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