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丞相迟早要造反 > 第18章 南下休沐·拾壹

第18章 南下休沐·拾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你可觉着这牢狱有哪里不同?”

“不同,什么不同?”那人似是看看上下左右,“七八年来了一贯如此,除了狱卒越变越丑,我还真没看出什么不同来。”

景霖:……

算了,还不如他自己找。

上官远刺史的位置一直没动,究其原因,还是皇上想让他看住一些人。毕竟上官远称职在位期间,在管理大官方面还算是比较好的了。

其中就包括江南总狱。

只不过这些上官远并不知情,毕竟要看住的人早在上官远任职前就入牢了。

这件事皇上瞒得紧,甚至当年所有证明几近销毁。而他也不过是顺藤摸瓜找出来了一点。

一是淮国数年间各地粮草备需,二是各地牢狱人员收录。

将每一年的粮草备需列举下来,不难发现,自岁和元年初始,江南一带的备需量就暗暗上升。

这些粮草都是备给当地军府的,通规由郡守保管上报。郡守就是各郡总管,他们每年管理军府,任何情况随时向刺史报告。再由刺史手下别驾从事整理,呈报京城。

既然是供给给当地军府,就跟守卫牵上关联了。

江南一带较于西北地区是更为安定的,近年战况也是西北那块更加密集。照理来讲,皇上应该将多余的粮草备给西北,南方已经足够了。

那为何江南会有这么多?

除非这里是有什么东西,让皇上防不胜防,小心谨慎。

百姓不必多防,蛮夷也不必多防。究竟是防外,还是防里?

本来这是件挺难找的事,可偏偏景霖修改律令时无意发现,就在当年,江南狱吏就更多了。

那么这二就是各地牢狱犯人名录了。

有了先前对江南一带的疑惑,景霖很快就把目光锁定在江南一带的牢狱名录上——如果是要找所有的牢狱,无异于大海捞针空费力气。

新一册的名录自然不能全信,尤其是岁和元年大赦天下的时候。

于是景霖废了一会劲,早先誊写出旧一册昌永三十二年的名录了。

经两相对比。有处——不,该是有几十处不同的点。

大赦天下前一年,江南总狱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就收押了几十名牢犯,且罪名和“杀人放火”“投毒害人”之类的大罪大差不差。基本该定于秋后问斩的类型。

说是说大赦天下,可和那些深恶痛疾的犯人是沾不上边的。人命背在身上,凭什么轻易地说饶就饶?这必然会激起民愤。

可怪就怪在,大赦天下后,那几十名牢犯就凭空消失了。

与此同时,新的名册上面,又多出来几十名新的牢犯。这会他们被定成“酒后乱性,误手害人”“误用毒药,过失医人”等稍微轻点的罪名了。

这点疑惑是出自于旧名录上面的,在新的“昌永三十二年到岁和元年牢狱名册”中,昌永三十二年时是没有那几十名牢犯的。

即是说,那几十口人不是岁和元年锒铛入狱的,而是旧王朝,昌永三十二年。

到底是什么人,连罪名都可以更改。还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更改。

景霖很快就想到了,有些人还真的能让皇上如此担惊受怕。

——那就是被皇上杀害的那些宗亲贵族。

更甚者,旧王朝君王,昌王。

旧王已死,新王当立。这是历代君王袭位时常用的话语,不过如今这位淮王室有些不同的,他还没等旧王死透,就迫不及待地黄袍加身了。

那么这时,旧王该如何处置,就该仔细权衡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新王也并无不同。上下百姓眼睛亮着,淮王都大赦天下了,总不能再做杀戮,把旧王杀了,这不是两庭相悖么。

所以,也就有了后来史书所记载的,软禁昌王一事。

但聪明人应该都清楚,留个祸患在身边,这和拿把刀架自己脖子上并无区别。皇上忌惮这位旧王,肯定是要偷摸着杀了的。

至于怎么杀,史书上字字分明:昌王绝食而亡。

很简单,很草率。

可景霖是知道的,昌王不是软骨子。昌王继位时,不是淮王这种步步为营里外两套,而是直接杀。

一路杀上来,砍了君王的头,堂而皇之地坐上皇位。

能有如此性格的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看着淮王坐在他原本的位置上。绝食而亡并非不可能,只是挑准时机暗杀皇帝,岂不是更加合适?

牵着江南一带突然诡异的事件,景霖当时就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昌王被淮王关进江南总狱了。

正巧当时他权威过盛,需要“休养生息”一番,平衡一下各位宦官的心情。

登台斗嘴、斗篷遮衣、美色误国……

只不过是为了更早一步入江南而已。

景霖并不清楚淮王为何没在宫中就把昌王杀了,究其是昌王武功太厉害杀不动,还是因为淮王昌王之间有什么旁人不知道的事情。

总之若是昌王没有死,那必然是能威胁皇上的一颗好棋子。

几十个牢犯,他猜想应该是昌王的老部下。但他毕竟要找的是昌王,这些个牢犯里面,哪一个额外不同。

牢狱之中,光渐渐偏移,时间愈过愈久,夜色慢慢,一轮明月挂在天边。

夜晚的光不如白日的光明亮。牢房里,狱吏已经打上了火烛。

景霖等了一会,看那几个狱吏昏昏欲睡,就算着时辰已是半夜了。

他从头上取下簪子,扳成两半。粗的那头一扭,赫然露出根极细的银针。景霖轻步轻脚,想到对面的人耳力极佳,就用手捂住大锁,侧着耳,将银针慢慢插进锁孔里。

很轻的一声“咔嚓”,隐没在狱吏吃酒玩闹声中。

一晃人影已过,有间牢房早就空无一人。

狱吏们毫不知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