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的飞鹰传书,每日必到,上面都是同样的两个字——无事。数月过去,傲天国无半点起兵的征兆,墨星辰料定他们不想现在挑起战事。
事实亦如他所想,入秋不久,傲天国派使臣前来传达王意。
其一、赞扬辰清王有勇有谋,壮大墨月;
其二、斥责其不知礼数,两国即是友邦又是近邻,发动起兵却未提前告知;
其三,中秋佳节历来是家人团聚的传统,王后思母心切缠绵病榻,请娴妃去傲天国小住共享天伦;
其四,不再计较其失礼之处,两国和睦共处才是百姓之福;
最后,劝其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边境新增的数万将士对百姓造成恐慌,该撤一撤了。
墨星辰在朗月殿大摆宴席,招待使臣,奢华程度是他继位以来不曾有过的。
他向来提倡节俭风气,杜绝奢靡浪费。此举意在外人面前表明,如今国库充盈,家底深厚,兵强马壮,来者不惧。
娴太妃、文太嫔、四公主、六公主、七公主、清和郡主皆列位参宴。
席间墨星辰表态道:“孤知傲天国是太妃故乡,三王姊与太妃分隔多年,太妃想去小住,亦或是长住,孤皆不会阻拦,即便想在那颐养天年,孤亦应允。”
娴太妃闻之泪湿了眼眶,离家这么多年,在这已然没有一个亲人,日日想着静儿、族人,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回去。
她以手帕拭去眼角的泪水,俯身道:“谢王上隆恩。”
“太妃不必客气,都是一家人。”墨星辰摆手示意。
太妃的婢女扶着她重新落坐。
“听闻贵国东璃君已成婚,知之甚晚,见谅,孤备了些薄礼聊表祝贺,待诸位回国时,稍带着。”
“辰清王有心了,吾等必向吾王、太子传达您的心意。”
程澄在角落悠哉地喝茶,听东璃君已成婚,一口茶差点呛到自己,这么大的消息,竟然现在才知晓。
她走到殿中央,俯身行礼道:“清和有一事想请王上帮忙”。
墨星辰看着她,语气不悦地道:“何事?”
“清和与东璃君算是故交,亦想聊表祝贺之意,待清和备好礼物,可否让使臣一同带去。”
“诸位觉得如何?”墨星辰问道。
“郡主有心,吾等自当效劳。”
“谢谢。清和暂退下。”她回到座位,便开始琢磨要送些什么礼好。
“国库的宝贝多,不若跟王上买几件?”想到这,她偷偷瞄了他一眼,与他的眼神撞到一起,吓得她连忙扭头喝茶压惊。
当日夜里,王上大驾光临昭和宫,心绪不佳,先发制人道:“宴上清儿不敢看孤,那副做贼心虚的模样是何意?”
“噗……这话怎么听着酸溜溜的,吃醋啦?”
“孤从不吃醋。”
“好啦,我是在想送什么礼物,想到满城的东西都没有国库里的好,就想跟王上买几件。”
“买?”
“当然了,不能白拿。你免了两年的赋税,国库只出不进,用银钱的地方那么多,我再占便宜,岂不是增加你的负担。”
“几件东西而已,我给得起。”
“嗯,几件东西而已,我付得起。”
“你啊,什么时候能多依赖我一点?”
“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不都是靠你养活。现在发家致富,再吃白食,可太贪心了。”
“你选的那两个人,倒是能干。明早让郑路带你去挑。”
“谢王上。”
“时辰不早,安置了吧。”
“你要睡这?”
“不行?”
“不敢。清儿伺候王上就寝。”
翌日清晨,用过早膳,她便跟着宦者令去了国库。
这里面堆积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有先王收藏的宝贝,有抄家时收缴上来的,还有从和叶、星叶的宝库搬来的,个个不俗,看得她眼花缭乱。
“宦者令有没有什么推荐,这么多,闪得眼都要瞎了。”
“郡主想挑什么式样的?是金器、玉器、还是琉璃,是摆件、挂件、还是用件。”
“嗯……都行,重点得是一对的,成双成对嘛。”
“容老奴想想。”郑路思索着道:“请郡主随老奴来这边,老奴想起有一对玉如意,质地属绝佳,国库里也只有那么一件。”
他寻着如意摆放的位置,拿下来一只锦盒,里面一对翠绿翠绿的玉如意,实乃上上品。
“这对如意价值多少?”
“老奴记得这是墨星澜献给先王的,据说花了十万两银,过了这数年怕是不只十万了。”
“这么贵……”她惊呼道。
“先王最爱这些器件儿,若论玉器的品质,还有比它更好的,不过都是单件的器物。”
“好,这对如意要了。还有别的嘛?”
“老奴想起有两套琉璃物件都是成对的。”他转身去另一个架子上,逐次拿下两只木盒,“这个是七彩琉璃杯,当年王上送与先王的。这个是七彩翡翠琉璃樽,是墨星海献给先王的,价值不菲。”
“这套杯子我记得,当年王上好像是花了三万两左右。这个我拿走合适嘛?”
“王上吩咐了,国库的东西任郡主挑。”
“好,这套杯子要了,玉的有了,琉璃的有了,金器可有成对的?”
“金器成对的一般都是首饰,像金镯子、金坠子。”
“首饰好,适合女子。”她从一堆金镯子里挑了一对花样最精美的。心里开始计算,选了三样,四万、三万、十万+,共计十七万+。按这对玉如意的升值空间计算,给他凑个整好了。
“这三样我带回昭和宫了,麻烦宦者令告知王上,明日我再送钱过来。”
“送钱?”郑路不解,王上只道任郡主选,没说要给钱啊。
“宦者令替我传达便好。”
“是,老奴明白。”
程澄小心翼翼地捧着盒子回寝宫,生怕一个不小心,十几万两就没了。剩下那对礼物,她昨夜便想好送什么了。
要论诚意,有什么比亲自制作更有诚意!既有意义又省钱。
她摆好文房四宝,这第四件礼物,就是她的“墨宝”。
一首《关雎》、一首《新婚致语》,她反反复复写了许多遍,才满意收笔,盖上印章。差人请尚书令帮忙裱在上好的卷轴上,两个卷轴算一对。
最后她亲自将礼物全部送去典仪院,登记造册。顾典客承办迎送使臣,置办王上赠礼,待使臣回程,她的礼物就跟着一块去了。
说起典仪院准备的贺礼,可是王上授意的。墨星辰在星叶得了不少夜光璧,各类大小一应俱全,在得知清儿送了那么贵重的礼物后,他命郑路选了两颗中等大小的当作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