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今天开始营业 > 第54章 没有Delay的夏天(3)

第54章 没有Delay的夏天(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天后,二中。

Delay和程希珏都很熟悉的地方。

不同于先前西子湖路上,程希珏作为向导,关于Delay在二中的日常,这一次,由Delay亲自解开。

二中占地不算大,从正门进入,穿过前廊中庭,走过三幢教学楼,奔向小卖部和食堂,再越过操场,从实验室和图书馆抬起头,就是二中的所有。

而这所有,布满包括Delay在内的每一个二中人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因为一群人的毕业而消散,一路走一路说,那些日复一日的古早日常,变得鲜活丰盛,即便只是回想,曾被错过的不计其数的细节,一一显现。

以至于最后,连Delay自己都感叹 —— 原来这三年,我们在二中留下了那么多回忆。

吮着冰棍,一行人径直横穿操场。

“Delay还记得你们高考前在操场上开的那场校园演唱会吗?”

“怎么可能不记得。”

“记得。”

“嗯。”

程希珏状似无意地撇向宋聿,问:“策划了多久?”

其实,她更想用“谋划”这个词。

冰凉爆破在口腔里,可冰块的断裂位置不对,宋聿没法一口气嚼碎咽下,也没能立刻回答。

胡宇难得见宋聿出糗,不嫌事大地撞了下他的小臂,“问你呢,主唱。”

程希珏从包里翻出纸巾,摊开递给宋聿。

吐出碎冰后,宋聿回答:“没多久,三周。”

假装认真吃冰棍的其余三个人,撇了宋聿一眼:我信了你的鬼。

程希珏没注意他们的表情,只听见宋聿反问:“评价一下我们那天的表现?”

Delay三成员再次瞳孔地震。

你瞧瞧这话,这是可以播出的内容吗?你再瞧瞧这人的眼神,真是越来越嚣张了!真想喊一句:小九,快跑!

程希珏没想宋聿会有这么一问,那天的场景不仅清晰存储在记忆里,那个场景下对Delay产生的新认知,也一直妥帖安放在心上。

于是,程希珏说:“很棒,我很喜欢。二中开唱的Delay和舞台上的Delay有点不同,Delay仍光芒四射,却更加柔和了。”

还有半句话,她没说出口。

她也是从那天,逐渐看懂Delay的摇滚了。

他们的摇滚,是力量与温柔的卯榫,他们的词曲舞台越是犀利,其内核就越是柔和,因为它的底色是关怀。

程希珏语气认真得像是怕辜负Delay,宋聿心头颤动。

怎么会有人,能这么——

情绪都滚到舌尖了,可张口,宋聿说:“谢谢小九的喜欢,我们会再接再厉的。”

实验室顶楼最里端的两间教室,就是Delay成立的“无限·摇滚社团”的练团室。

程希珏第一次踏足这一隅。

这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各色手绘音乐图像和世界各地的摇滚音乐海报铺满墙面,类别丰富的西洋乐器和传统乐器排列交斜,社团名与标语涂鸦在水泥地上,而《我们的歌》的曲谱成为社团的背景板,标注:世界一百首一定要学会的吉他练习曲。

一门之隔,是两个世界。

“社团现在是什么规模了?”程希珏问。

程希珏去年进校时,Delay的“无限·摇滚社”就已经是二中最大的社团,这个大,不仅指社团人数上,还有它的在校影响力、演出比赛获奖情况和校外赞助等。

可程希珏对它仍缺乏明晰的概念。

说起这个,连表情甚少的段潇都显露出骄傲。

这个问题,他最清楚。

“摇滚社目前是H市最大的高中学生社团,共有社员398人,其中乐器相关成员有308人,社内已组建校园乐队12组,目前已参加校内外演出106场,获奖38次,拉取赞助58万元。校内活动从已从最初让大家系统了解摇滚乐拓展至乐队集结,成果发表以及明年的校园音乐大赛。”

一系列直白的数字,砸得程希珏诧异不已,光是段潇这些话,她就已能想象到这背后,Delay所付诸的行动力。

她止不住地为他们鼓掌,同时开口问:“作为社团创始人,你们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几人的答案并不相同。

段潇是队伍的不断壮大、制度的完善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共生,陈燮林和胡宇是将社团带上了他们的演唱会,而宋聿印象最深的是 —— 下一任社长,廖邦。

廖邦是高考前,通过全体社员共同投票推选出的下一任社长。

五月,宋聿卸任,与廖邦交接社团内务后,廖邦说:“我会站好这一岗的。”

当初招新,廖邦在报名表的「想说的话」一栏,写的是:守好二中摇滚这一门。

熟了之后,宋聿才了解廖邦的一语双关,这是来自一个有军人理想的摇滚少年。

他珍惜年少的自由,却不放弃执着的信仰,这矛盾又激昂,可廖邦始终将这一切内化成创作讯号,解构他心中的“和平年代”。因此,他也是社团内唯一一个在全岗位都轮岗过的社团。

提出轮岗申请时,段潇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

他说:“想多留下点跟摇滚有关的记忆和感受。”

眼前出现本文件夹,程希珏抬头看向宋聿:“这是什么?”

“社团的练习谱。”

程希珏放下DV后,才接过。

目测25厘米高的文件夹,侧封贴着“摇滚乐精选100”,比她预想中的还重一点。

她合理怀疑所有华语摇滚乐都被拿来当作练习谱了。

才翻开,又听宋聿问:“有喜欢的吗?”

听懂指向性,程希珏笑问:“可以点歌?”

“嗯。”

程希珏认真翻了几分钟,谱子从前往后,难度递增,越到后面,页面崭新。

她抬头问:“除了摇滚乐精选100,能选其他的吗?”

“有。”宋聿指了指几步之外的书架,书架不大,一共就三层,第三层全是同类文件夹。

放眼望去,精选100系列从摇滚乐到二胡,应有尽有。

目标锁定,程希珏抱着“摇滚乐精选100”走到书架边,指着其中一个文件夹,问:“吉他,可以吗?”

宋聿替她拿下“吉他练习精选100”,抽出程希珏怀里的“摇滚100”换上,顺势问:“怎么想听吉他曲了。”

程希珏咬了咬唇内侧的软肉,不答反问:“宋聿,你为什么是主唱,而不是和段潇作最佳拍档?”

一个乐队里有两个吉他手是很普遍的情况,一个责演奏和弦和旋律,另一个负责演奏低音部分。而程希珏问这个,是因为她知道宋聿的乐器启蒙,是吉他。

而且是电吉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