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今天开始营业 > 第38章 Delay的夏天(3)

第38章 Delay的夏天(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点睛之笔。”

程希珏不吝啬的夸赞,直把胡宇本就飞摇的尾巴卷上了天。

”得瑟的尾巴,收一收了。”陈燮林拍过胡宇的肩头,不忘补充宋聿在叙述中刻意遗漏的一个重点,“我们一首歌究竟能在什么时候完成,取决于宋聿什么时候能写完词。”

在Delay目前已发表的作品中,宋聿包揽了所有的词。

程希珏视线重聚在宋聿身上,问:“主唱写歌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有些创作讲究一气呵成,另一些更注重持之以恒,写词这件事似乎两者兼具,有时灵光乍现,一首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就横空出世;有时斟字酌句,一磨就是无尽夜。

“刚那首写了半年,高考前刚写完。”宋聿回答,“目前写得最久的一首。”

虽来不及再仔细听听歌词,就过耳的片语,程希珏仍抓住了宋聿埋藏其中的自省状态,以及对充满不确定性未来的确定态度。

相较之前,宋聿在字词的拿捏上似乎更游刃有余,词风也愈发自成一体。

程希珏虚张声势地拉了一个“哦”,本想调侃他们不好好准备高考,忽而想起不久前别开生面的Delay校园演唱会,转而问道:“平常写词的呢?这首歌有特别的意义吗?”

“它还蛮特别的。“宋聿巡视了一圈队友,挑了第二个问题先回答,”这是我们新专辑的最后一首歌,”

意犹未尽地一顿,宋聿才轻描谈写地回答,“平常写歌,快的二十分钟,慢一点的一个月。”

宋聿九岁尝试词曲创作,日常的嬉笑打闹和生活琐碎时常成为他的灵感来源。对他而言,写词这件事情,已成为他对观察记录社会生活,反射和表达独立思考后的一种日常。

随想一瞬,落笔成花。

宋聿的答案,程希珏并不意外。

单说Delay的两张专辑中的词,宋聿的才藻艳逸,早已展露无疑。

而她更好奇的是接下来的问题。

“除了刚才的《见太阳》,新专辑里还有哪些惊喜?”有节奏的一顿后,程希珏继续发力,“另一个问题,从你们组团到现在,一共写了多少歌了?”

“好问题。”胡宇拍掌评价,同时,很滑溜地解答了第一个问题,“都说是惊喜了,说出来就没有惊喜了!”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Delay行动统一地盯着宋聿看。

说来惭愧,宋聿在词创作的数量,Delay也只能摸个大概。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是宋聿词曲创作很少同步行进,也不存在恒定频率,他们也没有特别关注过。

因而,他们被程希珏这么一问,倒也想一探究竟了。

在注目礼下,宋聿回答,“没仔细统计过,估计有三四百首吧。”

“可能不止。”陈燮林粗略核算了下,“Delay出道前,我们清算过,完整的demo有128个,剩下的词曲里,宋聿完成了词的还有68首,我们一起写完曲的有74首。第一张专辑从之前的曲库里拿了demo五首,词曲3首,剩下的歌,平均每首从三十首新创作的词曲中选出一首;第二张专辑,曲库里demo提了两首,曲拿了三首,词一首,其他都是全新创作,平均每首新创作都是三十五选一。这么一算,就有430首,还不包括Delay成团之前宋聿的创作。”

“不愧是一路都是数学课代表!”程希珏说出胡宇的心里话,随即从陈燮林信息量极高的话中提取下一个问题。

“从几十首作品中才选出一首放进专辑里,是对自己的创作没有信心?”

宋聿暂放下手里的DV,慎重其事地对镜头表态,“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做到更加极致,Delay就不会选择极致。”

这不是宋聿的代表想法,而是Delay全员默契且坚定不移的行动力。

这个答案,程希珏无法不点头称善。

不同形式和范畴的艺术创作中,有一点是共通的 —— 天赋之上的努力,只为一种先满足自我高要求后,再与之共享的极致纯粹。

而这过程中的无止息的枯燥难耐,程希珏目睹过,也切身体会。

于是,她问:“录制和制作音乐的过程中,面对大量枯涩的、重复性的动作,也是甘之如饴吗?”

区别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大多数歌手音乐录制轨道,Delay大部分歌曲在制作完成的板面上,能生出几十个轨道,整个过程里,大部分是奥妙无穷的。然而,在眼花缭乱的轨道中,挑选甚至拼剪成最后完整的一首歌,耳朵不流脓,也得生层厚茧。

“如果没经历这些大量的重复性动作,我们在后来生不出一种战无不胜的真实感。”宋聿洞悉程希珏的想法,坦然地将言语直明,“Delay比大多数的乐队都要幸运,可我也认为我们的‘练习、恒心、训练’,都是在我们能拥有并持续拥有这些运气很好的土壤。”

“众所周知,我们叫Delay,是因为几乎每次练团都有人迟到。”说到这点,Delay默契一笑,“可是,我们练团,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人缺席。这种有点愚人式的、重复性的努力不一定会让音乐变得完美,但一定不会让Delay的音乐散成一堆杂音。我们做每首歌也是这样,枯燥下的甘之如饴后,才会有一种战无不胜的真实感。”

运气和努力,从来都相辅相成。

“苦中作乐的顺其自然。”程希珏用宋聿的话总结。

“没错。”胡宇终于能插上句话,舍去废话,“但是苦中作乐也要吃饭,我们什么时候去吃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