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被他磨缠得无法,也怜惜他懂事:“你知道读书也是很好的事,那便去吧。只一样,不许伤了自个儿的身子。”
贾兰哪有不应的。
贾母又叫王熙凤给他安排车,让多配几个小厮跟着,务必保护好他。
贾兰道:“我跟着宝叔叔一起就好。”
贾母想了想,道:“也好,两个人一起,也有个伴儿。放了学都不许贪玩,快些回来。”
宝玉和贾兰一齐应是。
之后黛玉也不曾听闻府里传出不好的事,渐渐也把这事放下了。
倒是听说自从有了侄儿跟着,宝玉像是转了性子,对读书上心了许多,不再跟以前一样,就算学里不放假,他也三天两头病一回,请了假不肯去上学。
对于宝玉突如起来的用功,贾母和王夫人都很欢喜,又怕他累着,反而叫人劝他少学一点,更时时送些补汤给他进补。
谁知宝玉读书没累着,却叫两人的补品补过了头,嘴上生了几个烂疮,流了鼻血,把身边的人都吓了一跳,立时禀明贾母,老太太硬压着让他在家休息两天。
休息的第二日宝玉就又来了黛玉这里。
黛玉看见他嘴角的烂疮,惊道:“怎么上火这么厉害?青雀,快去把赤霞膏拿来。”
青雀:“哎!”
宝玉笑着从怀里拿出一个笔筒递给她,含含糊糊道:“前些意(日)子嗦(说)要给妹妹的。”
他一边说一边嘶嘶吸气,口里疼得厉害。
“你快别说话了!”黛玉制止他。
宝玉抿着嘴唔唔指着笔筒,黛玉无奈接过。
笔筒上硬木纹路苍拙遒劲,灵芝小巧可爱,黛玉拿在手里把玩了两下,还给宝玉,指着口沿上的红色膏子笑问:“这难道也是木头的颜色?”
宝玉瞧了瞧,想不起来。
袭人仔细回忆了片刻,道:“应是昨儿晚上染上的。二爷昨儿又想起来要制胭脂膏子,弄了一半又不安生,急急忙忙又要找笔练字,有个胭脂盒子打翻了磕在上面,怕是那时候沾的。丫头们收拾的时候大约没注意,漏掉了。”
宝玉唔了一声,道:“丝(是)有个(这)回事,唔(我)叫人死(洗)了再送来。”
黛玉摇摇头,下了地从柜子子里拿出一个百宝盒。
青雀拿着赤霞膏,见状忙抢过百宝盒放在几上。
黛玉从里面捡出好几个笔筒,对宝玉道:“你瞧。”
宝玉挨个瞧过去,这些笔筒有的十分精致,如紫檀百宝嵌出水芙蓉笔筒,碧玉群仙宴饮笔筒。也有的十分可爱,比如一个笋尖倚半竹笔筒。
还有的十分古怪,比如一个硬木百宝嵌狩猎图的笔筒。筒身上是黄犬在侧,于马上挽弓猎雁的侍卫。侍卫的皮肤苍白,脸部崎岖,耳朵极大,眼睛极黑,不似活人面貌。
宝玉觉得它有点丑,多看两眼,又觉出一些古怪的可爱,很是奇特。
“妹妹的笔筒都有趣。”宝玉说道,回身把自己带的笔筒塞给袭人。送不出去的东西拿着也没意思。
袭人手忙脚乱接过。
见他怏怏不乐,黛玉只当没看见,把赤霞膏往他跟前推了推,道:“这膏子是专治伤口的,你拿去,在口疮上抹一抹,明日就好了。”
宝玉闻言又高兴起来,“多谢妹妹。”也不见外,当下就揭开盖子,见里面的药膏色泽绯红,艳如霞光,还有一股香味,面上大喜,“这药膏却像是胭脂,妹妹这里的东西都风雅有趣。”
立刻就要涂上。
袭人问黛玉:“这药膏能吃得?”
黛玉道:“可以,无碍的。”
袭人便替宝玉嘴边抹了一圈,又用玉匙挖了一些替他点在口中烂疮上。点完宝玉咂了咂嘴,隐约觉出一股子甜味。
剩下的药膏黛玉也没要,让袭人给宝玉带回去,以后再有伤也能用上。
宝玉欣然收下,又跟黛玉一起赏玩了一会儿笔筒,就有些焦躁起来,屁股一直在椅子上磨蹭,似是想走,又很是挣扎。
黛玉不由奇怪。忽听有人来传话,说是有客人来了,老太太叫他们过去,宝玉如蒙大赦,顿时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