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想了想,道:“也好,那就做一个荷包。不过姑娘一但察觉到不舒服,不可强撑,一定要将它收起来。”
黛玉自然答应。
裁荷包的事落在了芙蓉身上,她去找纱,白鹤顺势说起厨子的事,人已经找到了,三天后等小厨房一好,林管家就把人送过来。
转眼间过去三天,芙蓉一直没找到机会取到通灵宝玉,倒是听松园的小厨房建好了,收到信的林管家马上就带着人登门。
他不仅带了人,还另送了不少新鲜食材和瓜果过来,也给贾母送了一份,贾母当时脸色就有些僵硬。
林管家笑吟吟道:“也不是珍贵东西,只图个新鲜爽口,都是自家庄子上产的。”
贾母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几息脸色就恢复正常,“整日里吃惯了自家的菜,也是油腻腻的,我正想着一点新鲜东西吃,还想着叫人到外面买,不想你就送来了。”
林管家:“老太太若是吃着好,我再叫人送。”
贾母颔首,再留林管家吃饭,“这次可不许再推辞了。”
正说着话,下人来请示贾母,说是王太医到了,在外面候着。李纨忍不住伸头往外看,面上浮现出焦急之色。
“快请进来。”贾母吩咐道。
王太医是常来贾府的,一直都给贾母请平安脉,跟贾府的主子们也熟悉,进来先拜见贾母。
贾母叫了起,指着黛玉道:“今日请你来,是给我这个孙女瞧瞧。”
林管家心里哼了一声。三日前就说要请太医,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今天来了。
分明是做给他看的。
连着两次,林管家对贾府的印象已经跌到谷底。
再不满,林管家对自家小主人的身体也是关心的。但王太医左手诊完换右手,脸色凝重,不时捋着胡须,就是不说话。
“王太医,如何?”贾母也急,迟迟不见他开口,干脆直接问。
王太医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脉象。
这位小姐一看脸色就知道身体不好,他已经有心理准备,说辞都准备好了,不管大病小病,无非就是开了药补着养着。
哪知一上手,脉如细丝,虚浮无力,五脏六腑皆病。
这样的脉象,怎么看都是病入膏肓,回天乏术的症状,说严重点,就是只能躺在床上等死。
可是眼前的人看着却还好,一点都不像将死之人。
王太医弄不明白,也不能在贾母面前露怯。
他斟酌又斟酌,小心问道:“小姐往常吃什么药?以前大夫怎么说?”
黛玉:“以前还吃药,一年前看了大夫,说是不必再吃,便将所有药都停了,再没吃了。”
“如今只是食补。”
王太医:“?”
不是,食补?
哪里的大夫看的诊?补的什么食材这么厉害,能让一个快死的人坐卧如常,行动自如?
这等神医,他怎么没听过?
若是能知道是谁,或许可以引荐给宫中贵人。
王太医跌宕起伏的内心没人知道,他面上平静,顺着黛玉的话道:“小姐是从娘胎里带的病根,身体比常人弱。也不必开药,药吃多了反而伤脾胃,就按现在的方法细细调养即可。”
说了等于没说,一听很有道理,细听全是废话。
不过黛玉等人也不在意。
黛玉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一般的药根本没用,即使王太医开了药,她也不会吃,不开正好。
“老祖宗——”
黛玉这边看完了,李纨按捺不住,恳求贾母。
贾母示意她稍安勿躁,“王太医,还请你去看看兰哥儿,他这几日也病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