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作鸳鸯的婢女上下一色水绿的褙子长裙,捧着一盏茶碗刚放下,听贾母叫她,应了一声,脚下不停转到外边,打发人去门上。
人还没跑远,就听外边游廊上匆匆过来一个小丫头,道:“来了来了,林姑娘来了!”
她一边喊,廊下挂着的鸟雀也跟着叽叽喳喳叫唤起来。
“鸳鸯!”
“哎!”鸳鸯应声进屋。
“外面在喊什么?哪个丫头这样聒噪!该罚!”
鸳鸯知她心里又急又烦,扶着她道,“老太太,您怎么不听听她说的。我都要为她叫屈了。您不仅不该罚她,还该赏她才是呢!”
“哦?”贾母意识到什么,激动道:“可是......?”
“是!您听,外头雀儿都在报喜,您说该不该赏她?”
贾母听了,高兴不已:“好,好,是该赏!”
见贾母终于高兴了,邢夫人舒了一口气,凑趣道:“还是鸳鸯姑娘嘴巧,不像我们心笨嘴拙,怨不得老太太疼她。”
贾母脸上笑意微淡,没搭她的话,扶着鸳鸯的手坐下。
邢夫人脸上讪讪,不知又哪里惹了贾母不快。
王夫人斜了眼邢夫人,拈了枚果子。
刚忙活一通紧赶慢赶过来就听到邢夫人这句话的王熙凤暗暗撇嘴。她这个婆婆是既没眼力劲又不会说话,这个时候不说话比什么都强。说嘴巧岂不是说鸳鸯没句实话,就是哄着老太太?
想罢,她扬声道:“哎呦,老太太,我来了!快,让我看看!”
不等屋里众人反应,王熙凤来来回回,左瞧右瞧,又拉着贾母的袖子翻看。
贾母:“凤丫头,你丢东西了?这是在找什么?”
王熙凤放下袖子,唉声道:“老祖宗,我打老远就听到人喊‘林姑娘来了’。怎么一进来,却没见着人?我就想着,是不是老祖宗听到我来了,就把她藏起来了?”
“老祖宗,你快叫她出来罢,我吓不着她!”
贾母撑不住,笑了起来,屋里的丫鬟婆子也跟着笑了。
“你们瞧瞧,这凤丫头猢狲似的。我要是有收人的本事,第一个就把你收在袖子里,这样你才老老实实,吓不着你妹妹!”
王熙凤不依:“老祖宗~,新人还没来,你就要把旧人丢过桥了!”
话音刚落,贾母又是一阵笑。
这时,丫头进来通报,“林姑娘到了。”
屋内笑声顿歇。
前面的人引着黛玉一行进屋。
刚转过插屏,黛玉就见上首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未拜下,老人就将她搂在怀里,心肝肉地叫着哭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又不免念起了贾敏,更是伤心不已,眼泪止不住。
虽则师父已替母亲做好了安排,或许也早已转世投胎,来世必定顺遂,但贾母真心实意的悲伤仍然勾起了黛玉心中的伤痛,禁不住也跟着红了眼。
一老一小抱头痛哭。
众人也无不拭泪,又怕老的老,小的小,伤心太过反而不好,又忙上前劝慰。
好一会儿,贾母缓过来,摩挲着黛玉的脸,携着她的手坐下,一一让她认人,黛玉也一一拜见。
待指到王熙凤时,贾母尚未开口,她便自己道:“好妹妹,怪道老太太要施了神通收了我,不叫我吓人。再没想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连身边的人都跟神仙似的,都叫我无颜面对了。”*
说着,她拿帕子一捂脸,扭身背对着贾母和黛玉。
众人皆笑。
白鹤芙蓉四个都暗暗看了王熙凤一眼。还未进屋时,他们都听到了里面的笑语。屋里人说了什么,以她们的耳力都听得清清楚楚,如今听她开口,立时将人对上了。
何嬷嬷不禁暗暗赞叹,好会卖弄的人!好巧的舌头!
青雀卷了卷自己的舌头,随后放弃。没关系,她会啾啾叫,比外面那些叫得都好听。
满屋子人中,唯有黛玉不懂。
见她不明所以,贾母便说了先前那番话,又道:“鸳鸯,把你奶奶的帕子扯了,让我看看她的脸皮还在不在?”
鸳鸯一听,作势便要去拉她。
王熙凤忙撤了手,嚷道:“在呢,在呢!”
一边说一边凑到贾母跟前,“您瞧,是不是好着?”
贾母眯着眼睛端详了两眼,故作不解道:“我看你倒是没皮没脸的紧。”
黛玉侧过身闷闷笑了起来。
说完笑完,贾母才看向芙蓉几个。挨个看过去,略过老嬷嬷不提,其他三个果然都是好相貌。
“凤丫头满口里竟有一句实话,果然个个都好,比咱们府里的还齐整些。”
王夫人先前就注意到黛玉带来的几个人,此时扫了一眼,皱起眉头,随后又低下头,拨弄着手里的珠串。
问过几人都叫什么,听到青雀的回话,贾母连连点头,“这名字极衬。”
复又问王熙凤,“你三个妹妹怎么还不来?快叫她们来认一认人,姐妹见见才是。”
王熙凤挥退了下人,道:“已叫人去请了,应当差不多就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
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三个人进来,黛玉又是一番见礼。舟车劳顿,马车上又没歇一歇,此时黛玉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王熙凤时刻留了两分心在她身上,见状眼睛一转,问贾母如何安置黛玉。
贾母笑骂:“你没给你妹妹收拾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