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你到底有几个好兄弟 > 第32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第32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东寄回去的钱算是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情绪稳定下来的大姐又给他回了信,让他记住借钱的人,等包工头那边赔了钱,一定要把钱还给这些好心人。

虽然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但他们不会就这样放弃,无论如何都会找包工头讨要一个说法。

家里的情况让徐东心里稍安,欠下的巨款却让他无法放松。

尽管最大的债主是陆学林,可欠了别人那么多钱,心上的担子总归是放不下去。

下乡的知青只能靠劳动赚取固定的工分,徐东根本找不到其他赚钱的方式。

或许可以试试投机倒把,但这种事情风险太大,弄不好就是要吃枪子。

陆学林这个债主并没有催促他还钱,他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徐爸受了伤,弟弟还没成年,家里就他一个男人顶着,要是他再出了什么事,这个家就真的要垮了。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努力干活,多挣点工分吧。

林砚池从城里回来后,从支书那里听说了徐东家里的事情,等空下来,他便主动向徐东解释了自己的去向。

“我去城里医药铺找他们掌柜的谈合作的事了,没想到你们家里会出这样的意外。钱凑够了吗?我这还剩了一些,要不要再寄一点回去?”

林岗村很穷,林砚池下乡后,就一直琢磨着给村里弄点副业,提高村里的人均收入。

他经常跟草药打交道,知道草药的价值,昨年秋收结束,他就带着大家开荒种植红花这类生长周期短,药用价值高的草药。

眼看红花就要成熟,这阵子他一直忙着联系药材收购的负责人,又因为没在知青点这边住,所以跟徐东的接触就少了很多。

听说徐东家里出了事,林砚池心中也为他担忧,他手上攒了些钱,要是徐东需要,他很愿意倾囊相助。

他脸上的关心不似所伪,也许那些变化都是自己的错觉,徐东冲着他笑了笑说:“暂时不用,要是有需要,我一定找你。”

林砚池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事你就说,别跟我客气。”

徐东仍然笑着:“咱俩快二十年的交情,我跟谁客气都不会跟你客气。”

林砚池还有其他的事要忙,安慰了他一阵,就回了卫生所。

等他的背影消失不见,徐东脸上的笑容才慢慢落了下来,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陆学林跟个幽灵似的不知道从来飘了出来,瞧他一脸惆怅,奇怪道:“你俩吵架了?你怎么这副表情。”

徐东老实道:“我总感觉砚池好像变了很多。”

“是吗?我怎么没觉得,你什么时候这么敏感了?”

陆学林和他们是下乡后才认识的,在他心里,林砚池一直就是个披着羊皮的狐狸,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心眼子贼多。

好在林砚池有底线,心眼从不用在朋友身上,对徐东也算真心实意。

而且他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有勇气和手段,综合论起来,陆学林还是挺欣赏这样的人。

“他哪里变了?”

徐东想了想道:“我也说不上来,他现在天天都跟赵亭松腻歪在一块,都很少跟我接触了。”

陆学林听得好笑:“人家现在是村里大忙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听你在这里悲春伤秋,至于他跟赵亭松的关系,难道你一点都没看出来?”

徐东眉头皱在一块:“看出来什么,他跟赵亭松怎么了?”

陆学林恨他是块木头:“没什么,不过是赵亭松取代了你在他心里的位置,以后赵亭松在他那里永远排第一。”

这话让徐东很不满:“怎么可能,我跟他可是有二十年的交情,这哪里是那个傻子能比的。”

“整天傻子傻子的叫,也不知道你跟赵亭松谁才是傻子。连他都懂的事情,你怎么就不懂。”

陆学林语气有些冲,徐东却完全不明白他在生气什么:“我不想懂,我只知道自从砚池认识了他,就跟我越来越疏远了,这让我很不开心,每次我看到他跟赵亭松腻在一块,我就觉得烦。”

赵志远刚从大队回来,听到他这孩子气的话,顺嘴接道:“这有什么烦的,你不整天也和陆知青腻在一块吗,只要一会儿不见人,就满知青点找,一会儿问这个一会儿问那个。”

徐东下意识反驳:“我哪有!”

“怎么没有,不信你问许磊。”

这么多人证在,徐东不好反驳,只弱弱说了句:“这哪能相提并论。”

赵志远笑道:“你这个人有点双标啊,只准你找新的朋友,不准人家林知青找新朋友。他住在支书家里,帮着处理村上的事情,跟支书儿子走近一点,不是挺正常吗?”

他摇了摇头,转而对着陆学林道:“支书让你去大队找他,他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徐东问:“什么事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他在大队部等着,陆学林你赶紧去吧。”

陆学林心里明白,但他没有说:“我过去瞧瞧。”

徐东下意识想跟着去,赵志远拉住他的胳膊:“支书只找了他一个人,你就别去了。”

徐东哦了一声,跟着赵志远进了宿舍。

赵志远先去给自己灌了一盅水,解渴后,他冲着徐东和许磊招了招手:“其实我大概能猜到支书找陆学林的原因。”

他也没卖什么关子,接着往下说道:“刚我离开的时候听支书嘀咕,说这陆知青不知道是什么毛病,人人都想回城,就他赖在这里不走,上面都催了好几回了。”

这两年,知青返城已经成了大趋势,他们村里就有几个昨年回城过了年,今年干脆就没再来的。

虽说这样不太符合流程,可是只要找到接收的单位,就能安稳留在城里了。

徐东愣了愣,喃喃道:“这么好的事,他怎么还不同意。”

许磊道:“大少爷的想法谁知道呢,可能人家就单纯不想待在城里,你们俩关系这么好,难道你也不明白他在想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