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池的急救知识普及大会接近尾声之后,大队长赵保国给予了他很大的肯定,还鼓励他和村里的人一起竞争赤脚大夫的岗位。
赵保国跟这些知青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单论种田,他们没办法跟村里人比,但这些知青有知识有文化,他们见过世面,拥有一些独特的技术。
若是他们真能把所学的知识带到农村来,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林岗村的赤脚大夫并不专业,既然林砚池有这个能力,就该让他来接任赤脚大夫的位置。
不仅是林砚池,若是其他知青也有拿得出手的本事,也可以到他那里毛遂自荐。
赵保国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知青们心思都活络起来。
回城已经成了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或许他们这辈子都要扎根在这里了。既然回不去,不如学着沈光明和林砚池在乡下给自己谋个差事,就算不能像在城里那般轻松,也好过整日跟黄土地打交道。
闲着没事的时候,这群知青就会聚在一起讨论,开着玩笑说自己要在林岗村干上一番大事业,要让这些乡下人对他们刮目相看,知道他们知青有多了不起。
可惜说大话的很多,真有本事的却少,也不是谁都像林砚池这般有过硬的医术。
大部分的知青除了比这些老乡多识几个字,会的东西也不见得比他们多。
有投机取巧想糊弄赵保国的,都被他一眼看穿,骂了回来。
也就徐东和陆学林安安分分的,没去掺和这事。
徐东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打小就不如林砚池聪明,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从不指望在乡下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他每天认真干活,祈祷年底能多分点粮食,能吃饱饭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他没野心也没什么能力,不去争取不奇怪,可陆学林那么聪明的人,竟然也没动点歪心思给自己找点其他轻松的活干。
他却不知道,陆学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
陆学林随他母亲,喜好风雅,天赋爱好全点在了写文章画画上。
教书识字,村里已经安排了其他人,怎么也轮不上他,画画什么的,村里人更是不需要。
乡下人追求的无非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温饱都难以维持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追求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他要是去搞这些玩意,保不齐就被人打成臭老九抓去批斗。
村里的活再轻松能有城里待着轻松?他要真图这个,也不会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来林岗村了。
陆学林也不想折腾什么,他觉得就这样挺好的。
靠劳动吃饭不丢人,下乡的日子累是累了点,可他心里却是轻松敞亮的。
在这点上他跟徐东倒是不谋而合。
徐东有心想躺平,林砚池却没给他这个机会,自从当了赤脚医生后,他和村里人走得比较近,消息也比其他知青灵通一些。
晚上的时候,林砚池悄悄把徐东叫到外面,和他说了一件事。
“村里放牛的黄大爷有严重的风湿病,今天到我那拿药的时候,和我聊了一嘴,说十几头牛,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打算让村里再给他找个人帮忙?你想去吗?你要是想去的话,我明天到支书那里说一声。”
林砚池心里记着徐东对他的好,知道这岗位有空缺之后,就跟黄老汉说了一声,让他先别找其他人。
放牛就算比不上其他的活,也比天天种地强。
村里也鼓励这些知青到各种岗位干活,徐东要是主动争取,赵保国那边肯定同意。
徐东见过黄老汉放牛,平时他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那人就拿着根鞭子,赶着牛群去野草地里吃草。
累倒不累,但要随时盯着,不能让它们糟蹋农作物。
这倒不是个什么难事,林砚池说了后,徐东就立马应了下来。
要不怎么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林砚池自己有事干了,也没忘了他这个好兄弟,徐东心里还挺熨帖的。
两人嘻嘻哈哈一起进了宿舍,和陆学林对上后,徐东冲着他眨了眨眼,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哥们儿,以后咱俩可就不在一起干活了。”
陆学林:“噢。”
他心想,自己也不是很想和徐东一起干活。
徐东愣了愣,被他这冷淡的态度弄得怪不舒坦的:“噢什么噢,你怎么都不好奇,不问我为什么?”
有什么好奇的,这不摆明了徐东抱上林砚池的大腿,有了其他活儿吗?
见他这般,陆学林还是很给面子的问了问:“为什么?”
徐东神神在在摇了摇头,指了指天花板:“天机不可泄露。”
事情还没完全敲定下来,要是被宿舍里其他几个不安好心的人听了去,难保他们不会在背后使坏。
不问不行,问了又不说,真是没见过这么难伺候的。
陆学林一脸不快,徐东又嘿嘿笑着上前哄他:“你放心,等我这边稳定下来,也会帮你求一份好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