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六米之上[竞技] > 第11章 11

第11章 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过前五轮的比赛,留在场上的选手只剩下九位。

继齐默尔曼之后被淘汰的两位选手分别是这次田径挑战赛东道主国家的古川正树,和来自波兰的皮奥莱维奇。他们两个都是在5米68的高度三次试跳失败,就此退出比赛。

虽然两人最终成绩一致,都是5米63。但凭借最终高度试跳次数的优势,第二跳过杆的皮奥莱维奇压过古川正树,获得了此次田径挑战赛男子撑竿跳的第十名。而古川正树,只能接受在家门前以倒数第二的名次离开比赛的结果。

这个名次当然不能算好,古川正树看上去似乎也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不怎么满意。他在5米68的第三次试跳失败后,很郑重地对着四面的观众九十度鞠躬,朝一个方向鞠完之后又转身再换一个方向,这样依次对着场馆内的观众都鞠过一躬才结束,态度非常诚恳。

观众的回应也很体贴,为古川正树送上了鼓励的掌声。沈应还听到了一些呼喊古川正树名字的声音,现场大屏幕上也拍到了观众为古川正树挥动条幅的身影。因为并非主场,皮奥莱维奇的待遇比不上古川正树,不过他也得到了观众的掌声。

比赛进入到5米73高度,暂时没有选手申请免跳。贝兹鲁科夫轻轻松松地一次过杆,第二个跳的高斯林起跳后没有及时团身,以一种类似“考拉抱树”的姿势抱着撑竿落到了海绵垫上,和之后同样轻松一次过的伊格纳季耶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功跳完后,返回休息席的伊格纳季耶夫又跑去找沈应聊天了。沈应呢,他其实能感觉到伊格纳季耶夫对他没什么恶意,但没恶意归没恶意,不讨喜也是真的。

伊格纳季耶夫和人交流的那种方式,就很难让人喜欢得起来嘛!

虽然话是这样说,沈应也清楚伊格纳季耶夫是抱着友好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想要打好关系成为朋友”的态度过来找他的。考虑到这一点,他倒也不会真的讨厌伊格纳季耶夫。

——但也仅限于“不讨厌”。沈应还没有到可以忍受伊格纳季耶夫奇奇怪怪的交流方式,和伊格纳季耶夫愉快聊天的程度。

沈应试图通过一种委婉的方式将他们之间的这段过于私人的对话画上句号。他看向助跑道前手持撑竿的卡萨林,尽可能真切地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瓦连京,你觉得卡萨林的这一跳会成功吗?”

“他能跳过5米98。”伊格纳季耶夫说。言下之意就是,5米73的高度对于卡萨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沈应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啦,问这一句也只是为了转移话题。可听伊格纳季耶夫用那种“你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的语气回答,他莫名的就生出了一股逆反心理:“你能跳过5米90,但是在之前5米53的第一跳也失利了啊!”

两人说话间,卡萨林已经开始助跑。短短几秒过后,他就从起跑点跑到了插斗前。卡萨林将撑竿插入插斗,起跳——

“应,你说得对。”伊格纳季耶夫转头看向沈应,口吻颇为惊奇,“他真的有可能跳不过——他真的没跳过!”

卡萨林过杆的时候整条腿压在了横杆上,直接把横杆撞下了三角架。这根本就不是过杆技术的问题,显然是跳的高度就不够,和伊格纳季耶夫之前那次失败“一挺胸把横杆撞掉下”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沈应张了张嘴,一时无言。

他刚刚真的只是逆反心理发作,谁能想到,拿过奥运奖牌、最好成绩无限接近6米的卡萨林,居然真的会在5米73直接高度都不够的压杆失败啊!

卡萨林的这一次失败似乎开启了什么奇奇怪怪的“跳不过”的开关一样,在他之后的莱菲布勒和里希特也相继折戟,而且都是差距很明显的那种,发挥大失水准。直到第七个试跳的罗斯托,才总算遏制住了这股“没跳过”的势头。

不过罗斯托的表现和他之前相比也略有不如。他这一跳稍微有点蹭到横杆,好在并不重,只是轻轻的碰到了一下,所以横杆小幅度的晃了晃之后、还是稳稳当当地停留在了三角架上,没有掉下去。

沈应就排在罗斯托的后一个。

比起5米63高度时的笃定放松、5米68高度时的信心满满,这会儿沈应终于有点紧张了。

他站在起跑点,做了两次深呼吸。

五公分的差距,从这个位置看去根本没办法用肉眼识别出来。架在5米68的高度上的横杆,和架在5米73高度上的横杆,二者的差别,在起跑点是看不出来的。大概只有真正跳到空中,准备过杆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吧!

很奇怪的是,虽然站在起跑点几乎感觉不到差距,但沈应的心情和上一轮、即将开始5米68高度的第一次试跳时完全不一样。

显然,这是一份自我施加的压力。

难道是被“5米73”这个数字吓到了吗?

沈应在心里告诉自己,只不过是五公分而已。之前在跳5米68的时候,也不是擦着杆才过去,而是高出横杆有一段距离的。只要别出错,5米73应该不会很困难的。

做完心理暗示,确认状态OK,沈应开始助跑。

还是十八步没错,插竿的时机也很准确,一直到起跳、转身,都很顺利。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的心里建设做得还不够,没能完全疏解心中的压力的缘故,沈应的这一次试跳还是出现了问题。

尽管腹部成功高出横杆,但沈应却因为身体不够舒展,在自己很少失误的过杆阶段出现了失误,下落的时候肩膀碰到横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