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疑心自己感觉错了,道了谢就想开酒,老人家却说:“两个后生外地来的啊?先吃菜再喝酒。”
楼景点点头:“是奶奶,我们到赵家岗去。”
老板这时抄好一个菜送上来,闻言大声说:“赵家岗咧,我们一家也是那咧。”
老板人长得高,正好站在那盏灯下,挡了大半的光线,他一来室内顿时暗了不少。
赵天性格外向,接话说:“这不巧了,我们俩好几年了第一次回老家,我爷爷赵家岗花字辈的,叔你认识不?”
老板说:“花字辈?那你可不该叫我叔咧,我爷爷也是花字辈的,咱俩还是同辈咧。”
赵天嘴甜,赶紧叫了声哥。
老板笑着说:“你们来的正好,咱赵家岗正好有一批小娃娃出声,你们有热闹可看了。”
这么生小孩还论“批”呢?生小孩一般不都是一个一个往外生的吗?
赵天和老板聊了一会,老板推着他母亲就要回厨房,让两人吃好喝好,老板给他们打八折。
两人一起回去的时候,老人在前面走得快,脚步很碎,感觉像是在挪动而不是迈开腿走路一样。
楼景问道:“老板说的热闹是什么?”
赵天回复道:“哦哦,我听说赵家岗这边有个习俗,小孩生下来背上的皮是没长合的,要大人用针封起来这样小孩才能长好,这个叫缝运,把运气缝在小孩的身体里,讨个吉利。当然也不是真的拿针线缝住,就是意思意思,走个形式。”
楼景:“这么会有这样的风俗?”
“那谁知道,我小时候就有了,不过挺热闹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去看看。你开酒啊。”
楼景晃了一下手里的酒,他把酒放在地上说道:“我酒量小,这一杯就够了。别开了,少喝一点。”
赵天见他不想喝也不强迫,说:“一瓶就一瓶吧。”
吃完饭两人结账,赵天抢着付了钱,临走的时候老板的母亲问他们明天要不要再来。
赵天还以为老板盼着生意多来了,便说:“奶奶,我们明天就去村里了,你放心,临走的时候我们肯定再来一次!”
老板说道:“我这个老娘就盼着家里生意好一点,你们要去村里就去,下次再来也一样!”
路上楼景还没来得及开口,赵天先讲起了笑话:“这老板真好玩,攀亲戚呢。”
“什么?”
“赵家岗哪有什么花字辈的人,我胡说的,老板还真给我攀上亲戚了,真当我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