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还是有些不想朱标去犯险,但他此时脑中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便想着只能先按着这小祖宗的法子去做,待追上沐小将军后,再同其商量着办了!
谁知,追了快一天,也没见到沐小将军的影子,反倒接到朱元璋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口谕:
口谕中…对于朱标与其几个义兄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真挚感情表达了高度赞扬!并举例:这与他和他叔叔伯伯等一群老哥们的情谊…何其的相似!?
又对朱标不忘当年义兄的救助之恩,并时时感念于心表示十分的欣慰!又强调:果然不愧是他朱元璋的种!
最后,又让朱标和沐英代他向太平守将花云问好,并转告朱文逊,说:爹和娘十分想他,让他有空就回家看看。
话里话外,不但没怪罪朱标,十分干脆的同意了他前往太平城的事儿,还将一个对兄弟重情重义,对子侄关爱有加的仗义领袖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
朱标闻言不由得心中微畅,按他的推算,周放派人过去禀告时,他爹应该正与他那些老哥们一同商讨战事,若不借此事来一番追忆,巩固巩固与诸兄弟们间的兄弟之情,那也就不是他爹了!
何况,太平城虽离着池州不远,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又有他文英哥护着,他爹应该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周放听了朱元璋的口谕,也终于放下了一直吊着的心,安心护着朱标赶起路来,于是,就有了后来他们一路追赶,亦投宿于驿站的一幕。
只是不知为何,分明在他们前面的沐英,却一路不见踪影,反倒让他们先赶上了常红鸾一行!
而此时,看着面前这群大多目不识丁,却深知民族大义,又如此信任他爹、如此信任他们朱家的兵卒们,朱标越发的觉得:
自己此生绝不能再只依附他父亲身后,坦然的生活在他老人家给他打造的坚固堡垒中了!
以至于后来他都娶妻生子了,他爹还担忧他孱弱且不能自保,并执拗的~,接连不断的~,用人命去加固那堡垒,如个老迈护仔的孤熊一般,挥舞着利爪试图替他清理掉一切可能会刺伤他的荆棘,好留给他一片坦途!
却殊不知,这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坦途,只有靠自己的脚…走出来的,才是!
而今生,他必须让他爹相信,即便不靠他,他亦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他虽提倡推行仁政,但…并不代表他会是一个没有主见,任人欺压之人!
————
“主子!咱们好像被发现了?”
就在朱标胡思乱想之际,周放突然在他耳边悄声道。
朱标闻言忙顺着他所指之处看去,紧接着就对上了常红鸾那双微眯的眼睛……
眼见那丫头见到他时…明显慌乱了一瞬,显然没料到会在此处碰到自己,朱标的心情没来由的就变得愉悦了起来,一直紧抿的唇角也荡漾了开来,
忍不住就越过人群,朝她走了过去,笑着招呼了声:
“常妹妹,好巧啊!”
常红鸾……
——————
“呃?!不知,这位小兄弟是?…”
眼见面前的仨孩子见了面却谁也不说话,只一个笑的像只小狐狸,一个恨得咬牙切齿,一个冷的像块冰。一向看不得冷场的张子明,只得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朝朱标招呼了起来…
朱标闻言这才笑眯眯的朝他看了过来,朗声赞道:
“方才张世兄一番振聋发聩的发言,简直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尤其那句:“躲在家里耍笔杆子,又如何有亲执利刃、杀尽胡虏、还我中华来的痛快!”…实在是令小弟钦佩不已!”
又朝着周围众人道:
“若我族人皆如张世兄一般的想法,今日又怎会被蛮夷欺辱至此?
但…可惜的是,宋太祖作为一出身军伍之帝王,却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泯灭了武将,搞得整个赵宋时代皆以学文为荣,以习武为耻!
虽成就了大宋皇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但也同样因着富庶,引得北方诸异族豺狼们的觊觎!
而当国家遭遇危机时,又没有强悍的军事实力护卫国土,那些把持朝政的文人们,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议赔钱赔绢,屈辱求和,竟没有一点儿旁的办法!
以致后来…我华夏,整整一个皇族,两代帝王皆被异族掳走,皇后、嫔妃、公主皆被异族所辱!真是可耻!可悲!可叹!而这种种,不都是因着赵宋一朝,一直重文轻武,守内虚外之故?!
由此可知,这笔杆子在遇到蛮夷烧杀劫掠之时,根本是毫无用处了!只有将他打的怕了,想起你就胆怯,才是遏制其侵略的根本!”
张子明:“……”
卧嘈!这位小友谁呀?!怎么观点跟他这般的一致啊!立刻就不觉得这小子笑起来像只小狐狸了,还顿生一种相见恨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