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父皇何故劝我登基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也是李季洵一直侍奉尽心,从来没有断过汤药,但老人却一直没能痊愈的原因。

李季洵听过诊断,面上浮起一抹郁色。

赵瑾瑜见状,退出卧房后出声宽慰:“先生不用忧心,老爷子之后调治休养所需的一应药物,皆由仁王府供应。”

李季洵请他们在堂屋桌前坐下,亲自斟上茶水,摇头道:“无功不受禄,王爷能够请来张神医为草民外祖诊治已然是大恩大德,草民又怎么能再接受这么贵重的馈赠?”

赵瑾瑜摆手,正色道:“我这算什么恩德?不过是凭借长辈余荫救治一人而已。可若先生能够答应出任白鹿城县令,救的却是一城百姓!是真正的大恩大德!”

说罢,他将徐志才此前循私废公、官商勾结、祸害百姓的一众恶行,以及白鹿城如今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并再度诚恳地请求李季洵出仕。

李季洵听完,沉默良久,倏尔抬起头直直看向赵瑾瑜,道:“草民在金沙城任职时,曾见过地方豪族如何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达官显贵们更是视百姓如草芥。当年草民便无力改变,只能落魄辞官,为何王爷觉得草民现在能有所不同呢?”

赵瑾瑜同样坚定地回视,一字一句道:“因为当年压在你头上的是奸官污吏、是土豪劣绅,但现在与你并肩作战的,是本王。我们的愿景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百姓安乐,为了民生富足!”

李季洵面色凝沉,眼神却愈发光亮犀利,“敢问殿下,您如何看待社稷,君臣,百姓?”

赵瑾瑜稍加思虑,肃然开口道:“自古以来,朝代更迭数不胜数,君主王侯更是变动无常,只有百姓长在。民为邦本,没有百姓,国家就是无根之木,是空中楼阁,早晚都会坍塌。

“先生定然见过渔民,百姓就像他们所乘坐的渔船之下的水,好似被踩在脚下,却既能载舟航行千里,亦能覆舟沉底消亡。

所以在我看来,这三者应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好!好一个民为邦本!好一个民贵君轻!”李季洵高声叫好,眼中迸发出耀眼的光彩,他捧起手边粗陋的茶杯,朝赵瑾瑜道:“殿下胸怀大略、忧国忧民,草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赵瑾瑜见状,心知这事大概率是成了,同样郑重地抬手和他碰杯,朗声笑道:“那本王便先在这里代替白鹿城的百姓,回敬李大人。”

李季洵本就不是畏缩之辈,当下也不再犹豫,仰头喝尽杯中茶水,起身拱手拜道:“下官定当鞠躬尽瘁,不负王爷所托!”

赵瑾瑜心中大石总算彻底落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才来做。他趁热打铁,又细细询问李季洵可还有合适的人选,能将白鹿城中的其他空缺补上。

李季洵也不是拖延的性格,当即与他商议一番,承诺定会尽快将人招揽齐全。

二人又对白鹿城如今的商政法令进行了粗略的探讨,赵瑾瑜没有过多打扰,和李季洵约定了赴任和详细商讨的时间,便带着人先行告辞。

走出门后,张富贵回头望了一眼仍然站在木门边目送他们的李季洵,忍不住出声赞道:“这李大人虽然致仕数年,却张口就有方略,无论是政务还是司法,都颇有见地,想来这么多年从未真的放下过百姓和抱负。”

赵瑾瑜深有同感地点头。

富贵喜滋滋地说了几句恭贺王爷觅得良才的吉祥话,又突然想到什么,有些忧心道:“只是李季洵当年得罪了周家,王爷如今启用他,恐怕之后会被周家记恨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瑾瑜从前就不是瞻前顾后的人,更何况他现在身为皇子,背后又有王家,“他们想要报复,也要看到时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赵瑾瑜登上马车,招呼众人回程。

而与此同时,洒金街百味轩里也走进了两位特别的客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