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盛失笑,打开电视投屏,点开了张放分享给他的视频链接。
正好今天晚上没有安排什么事务,就抽空和他亲爱的舍友巩固下“塑料兄弟情”好了。
在张放又一轮的强烈安利下,他还挺好奇最新一期丁玲玲又表现了些什么的。
视频中的女子体型有些胖,但视觉上多少是受到了录像设备残忍的超清镜头影响,一眼看上去就是很“踏实”和“讨喜”的老实人长相,她的五官间带着一种天然的憨意和喜感,眼神里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通透与冷静。
极致的矛盾扎根在丁玲玲的身体和灵魂里,无论有没有人看见,它们都生长得繁荣茂密。
姜盛感受得到,丁玲玲似是承载着某种很沉重的东西,她有时望向台下的眼神,苍凉得像是他曾经拜访过的某位升级失败、大限将至的修行者——身边早已空无一人,自己也没有多少求生的意志,却还是在剩余有限的生命里竭力想要多做些什么。
她知道她改变不了这个人间,却还是为了心里的某个执念,呕心沥血地贪图着什么。
或许是为了心头尚还依稀温柔地笼罩着她的一束光。
或许是为了一朵将死未死、随时都有可能重新绽放的花。
她在等,等彻底心死的那一天。
也在乞求,乞求或许存在的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她所乞求希望的,并不在她自己身上。
丁玲玲带给人的喜感纯属天生,不需要她太费劲去营造,她一直以来苦于钻研的都是她所需要赋予她的喜剧表演的深层次内涵。
圈内有人称丁玲玲的表演方式为“丁派”,典型特色即是一种“你爱笑不笑,反正我就是要这么说”的既丧气又任性的态度。
丁派不是人人都可以呈现的,因为它的门槛相对较高,依靠后天努力的技术流无一不会被其拒之门外,只有真正的“喜剧人”天才才能够宛若闲庭漫步似的迈入其中。
听着听着,姜盛渐渐觉得丁玲玲这期表演想要传达的内涵有几分耳熟。
——虽然我不怎么赚钱、不怎么养家、不怎么管孩子,还犯了人作为食色动物都难免会犯的某些错,但是我觉得人生来平等,我应当在我的婚姻家庭关系里享有和我的配偶一样的权利。
——虽然给我钱花的是妈妈,教我学习的是妈妈,陪我一路长大的是妈妈,没有犯过错、没有出轨、没有对不起任何人的是妈妈,但果然我还是最喜欢爸爸了。
故事情节似曾相识,仿佛和吕津父子的亲身经历异曲同工。
姜盛打开评论区,果不其然看到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观众纷纷留言@吕津和@吕昭阳。
丁玲玲在喜剧圈里的地位斐然,由她和玉石传媒联手制作的《我敢说你敢笑吗》这一档综艺自开播后便是热度不断,不少人每天都眼巴巴地等着它们更新,收视数据十分惊人。
这其中,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吕昭阳的粉丝。
得知消息后的粉丝大军一头热地火速赶来现场支援,本就红红火火的评论区这下子变得更加热闹了,形容是“乱箭齐发”也丝毫不为过,难怪张放事先叮嘱他“先别看弹幕和评论”。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望你知[微笑]
—拿别人家的故事赚钱,还故意带人家节奏,丁大胖,真有你的。
—笑死,自以为是在为受害者发声,受害者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受害者”吗?人家自己家都没觉得怎样了,你一个外人瞎叫什么?说到底不就是为了流量和赚钱嘛,怎么就合情合理地占据道德制高点了?
—合理怀疑丁大胖收了对家的黑钱[警告]
—好家伙,丁姐慢慢有斜教头子那味儿了[666]
—已举报[刀]
—笑话越来越不好笑了,表演也越来越现实和势利了。耐着性子看到这一集,终于还是忍受不下去了。再见了,朋友们。愿喜剧不死,丁玲玲早日滚蛋。
—现在还在疯狗似的为丁大胖洗地的,刑法典了解一下?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她说的都是真的,人家受害者愿意让她分享自己的苦楚了吗?
—附议楼上,这次是真的前所未有地对丁姐和她的制作团队感到很失望。虽然我也理解丁姐想向我们揭露的是什么,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觉得真的很不妥当。受害者的伤疤可能好不容易都快要长好了,结果却被节目组这么不管不顾地撕扯开,然后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被人拿来传播和赚钱,被人明里暗里的关注和指指点点的评论,想想都觉得难受。反正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接受不了。
—+10086。看不下去了,告辞。
—真的很难受,不管是对更新内容,还是对呈现方式,亦或者是对观众反馈。具体的说不上来,但是我真的越看越难受。
—妈的,老子来看这个综艺是为了开心的,哪来的这么多糟心事!一群傻逼,无语死了。
知道来处的,不知道来处的。
利益相关的,利益不相关的。
各路人马陆续下场,一片兵荒马乱。
过往满屏的快乐和吐槽不再,一眼望去,满目尽是乌烟瘴气或是暴躁戾气。
姜盛心想,他或许是更进一步地接触到了丁玲玲身上始终承载着的那个沉重的东西。
或许……这才是丁玲玲和玉石传媒联手制作这一档综艺的初心。
——我敢说你敢笑吗?
显而易见,当真正开始触及这些所谓“喜剧”的悲伤内核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