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此刻正饿着肚子,王健也没有继续废话下去,直接让人找来五口大锅,当场就开始架柴烧水煮粥。
一口大锅倒进去一袋大米下去,百姓们直接看直了眼,更有不少孩子直接被勾的流下了口水来。
随着米香味散发出来,众人的眼神直接变成了直愣愣的。
见百姓们如此,王健立刻让人砍来不少的竹子,给每个人发上一个竹节。
抱着竹节的百姓们在护卫的招呼声中,开始排气长长的队伍。
随着粥煮好,王健点头示意,煮粥的护卫这才打开锅盖开始给百姓分粥。
不管是抱着自家碗的,还是抱着王健竹节的都分上了一勺浓浓的粥。虽然粥只有一勺,却没有一个人对这一勺有意见的。
看着浓稠没一点水的白粥,领到的人每一个舍得喝一口的,纷纷选择带回去加水,好让自己多吃上一口。
有老实领粥的百姓自然也有那坏心的,他们吃了自己的那一碗不够,还盯上了其他人的。
看出这些人不对的金三,不用王健吩咐,立刻就派出人跟在他们身后。
被抢的人自然不会老实的将自己的粥给出去,眼看着粥被抢走,自己也正在挨打,他以为自己就要失去粥被人打死的时候,就见王健身边的护卫将那这个拿下,而被抢走的粥,也被人稳稳的放回到自己手中。
看着押着坏人的护卫走远,被抢的人这才热泪盈眶的回过神来,直呼王健是个好官。
金三带着这些抢人粥的人过来,王健听完他们的罪责,微微皱眉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让人将他们绑在城门口以儆效尤。
直到前来领粥的最后一个人离开,十五口锅的粥竟然还剩下两口多。
王健直接让人将粥盛进大木桶中,又用稻草皮毛将木桶包裹住,随后安排人用鹿车拖着木桶在县里大街小巷叫喊,让没去领粥的去领。
初来乍到不了解岷县人口户口,自然难免有人多领重复领取。
对于这些人王健没有说什么,直接让人将粥给了出去。
因着王健所带的粮食也不多,百姓们也是看到了。虽然当天只施了一次粥,百姓们却没有一个人抱怨王健的,因为他们的县令大人说了,剩余的粮食明天会继续熬粥发放给他们。
也不用害怕粮食吃完了以后他们怎么办,县令已经让人安排人送粮食过来,只要熬过一两日他们就能继续有粮食吃了。
王健在接手县衙后第一时间,就是根据原来户籍去统计现有百姓。
将现有百姓编辑成册,至于有户籍却找不到人的那些,王健只能先将其放置在一旁,等待粮食运来以后再一一核查。
皋族人早就老实了,因此这次从葛姝县押送粮食到岷县,大部分都是皋族人,只有四分之一是王健的亲信。
在第二日王健带来的粮食就已经全部进了锅,王健等人也同百姓们一样,每天就只有一碗浓稠的粥果腹。而这天还有想要蒙混过关想要多领粥的人,却已经是不行了,他们不但没能多领粥,还挨了几板子的惩罚。
到第三日王健是再也拿不出一粒粮食,但他拿出了前两日手底下人进入山林打到的猎物。
没有粮食,可看着大块大块的肉被人放入锅中多煮,百姓们不但没有任何的绝望,反而露出了更加露骨的期待。
第三日第四日因着肉汤,他们再次熬过去两日。到了第五日,打到猎物已不多,就在众人以为他们不会分到任何吃食的时候,就见一块块如同树根的东西被人用框给抬过来。
“这莫不是今个我们吃树根不成?”
“现在没粮食了,大人让人打的猎物也吃的差不多了,吃树根就吃树根,只要再坚持几天,我相信大人调的粮食也就运来了!”
“对,大人是好官,我愿意同大人一起吃树根!”
“我也愿意同大人…”
……
百姓们聚在一起看着框里的树根当场讨论起来。
听到百姓们的话,金三立刻拿着铜锣走出来。
铜锣一响,百姓们默契的安静下来。
金三拿起一根根茎举起来,“此物名为葛根,看似和树根差不多,其实这东西能够拿来果腹,虽然没有粮食有营养,但也是能够吃的。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不信,不过没关系,一会煮熟了,大家尝一尝就明白了。想来大家也知道,我们带来的粮食早就吃完了,这两日打到的猎物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而山里的猎物也打的差不多了。所以等吃完这顿以后,我们会带着大家一起去附近的山里去挖这葛根。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大家挖的越多能够分到的吃食也就越多。当然这也只是因为现在粮食紧缺,大人才会如此安排,待救济的粮食过来以后,大家自己想吃就自己去挖了。”
对于王健这样的安排,虽然有百姓不满,但却没一个人敢说出来。因为仅仅就这么几日,他们这位新来的县令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现在只要有人敢说县令一句不好,周围人就会愤起给你一个教训。
接到王健让人送大批粮食过去的命令后,他们就马不停蹄的上路。就是他们日夜不停的赶路,也用了足足八日这才赶到岷县县衙。
而早就一天多都没有任何进食的百姓,在粮车进去县城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冲出来抢的。反而自发的一路跟随在粮车周围,护送粮车安全抵达县衙。
王健也没有辜负百姓们的信任,粮车的粮食没有入库,而是直接在衙门门口就地开始煮粥。
百姓们见护卫开始煮粥,纷纷跑回去拿碗,将家中其他人也带过来,就为了能够多领上一碗粥。
这日没人领到的粥不在是一勺,而是每人得了满满的三勺,哪怕是还在嗷嗷待哺吃不了粥的婴儿,也多发了三勺粥给其家人。
许久不曾吃饱过的百姓们,在这一日终于是吃了一顿饱饭。
吃完饭以后就轮到了重头戏发放粮食。
发放粮食是大事,王健只能放下手里的所有公务,亲自在现场坐镇。
发放粮食也是按照人口来发放,不分男女,只按年龄断来发。其中八岁以下的孩子可得十三斤粮食,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可得十六斤粮食,十五岁到四十岁可得二十一斤粮食,四十岁以上的可得十八斤粮食。
听闻只有几十斤粮食,百姓们无不失望。
王健自然知道这点粮食,最多也只够每人吃上一月的,当然节约一点的,每天只吃个半饱,也能吃上一个半月。
“大家先安静安静,这点粮食确实是吃不了多久,这也只是暂时发放给大家的。粮食也都是需要从地里种出来,咱们这样的地方也不适合种粮食,所以粮食都需要从南边买。现下我能调来的粮食也只有这么多,大家也不用担心,我已派人他南边买粮食,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再有粮食运来,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之后会没有粮食吃。”
众人听王健如此说,这才没有闹腾,反而是安静的排队开始领粮食。
好不容易运来的粮食,一大半就这么被王健当天发放了出去。
而领粮食的百姓,有不少更是队伍排到他时,他不是第一时间领粮食,而是第一时间带着家人给王健磕头,磕完了头这才领粮食。
有人如此,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见此王健让人不用如此,可抵不过百姓们的爱戴,非要给他磕头。见拦不住,王健也只能任由百姓们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