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展开是意料之中,他发现这些所谓的“灵异事件”果然都是人为结果。因此,相当顺理成章的,持续关注事件的小说家,被卷入了一场又一场与之相关的命案,开始了和凶手斗智斗勇的新篇章。
剧情的进展很顺利。但与之相反,扮演小说家的小演员在日复一日的沉浸式入戏表演中,却逐步陷入了意料之外的恐惧和迷茫。
案件和故事发展都太过真实,加上一些被刻意渲染的细节,他开始怀疑自己所身处的并非电影拍摄场景,而是真正的连环杀人案中——这样的猜疑一经升起便无法抑制,以至于一旦离开摄像机的范围,他就会陷入深深的恐慌和焦虑。
而压倒猜忌的最后的一根稻草,是他亲眼见到与自己搭档的剧情角色的死亡——这是剧本之外的剧情,也是假象崩塌的起点。
他开始求助,对着摄像头说话,说自己要放弃出演,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身边的故事还在有条不紊般进行,他试着开车离开这片场景,第二天却又在自己的床上再度醒来。
在很长一段对内和对外探索未果后,已经精神失常的小演员选择了自杀——接着便是第三视角的真相揭秘。
本身的剧情并不复杂,也算是传统的电影设置,但或许是前面的氛围营造过于到位,终章被翻开的一刻,齐路遥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果然如此”的心梗。
主角曾经是个名气一般的演员,一朝得到了一个很喜欢的角色,在一部罪案片里出演一位推理小说家。没想到进组前几天,骤然被人通过不正常手段抢走了角色——那部电影后续大爆,虽说偏商业的电影很难获奖,但抢走角色那人借此跻身圈内“顶流”,后续不断有机会上门。
而主角在此之后事业又经历了多重重大打击,两相对比之下,心态失衡,最终患上了多种精神疾病。
精神病院的生活并不能解决他的痛苦,于是他从那里出逃,回到了“老家”疗养——从大导演找上门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剧情都来自于他的幻觉。
他在夜里出游,创造“事件”,又在白天选择性忘记一切,作为小说家破案。除此之外,那些导演组、演员和出场角色都来自于他的自我想象——那些剧本里的故事在现实里被他安排着上演,无法分饰的角色就借由想象补全。
实际上,那片住宅区确实废弃已久,早就成了一座城中的孤岛,没有拆迁,也没有人居住。
整个电影的最后一幕,是落魄演员自杀的消息被报道。
记者来到其生前最后的住所,发现周边的布置似曾相识,有人拿到了摄像头记录下的故事并曝光,接着人们便想起来前几年爆火的商业片。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整体说来,虽然剧情比较常见老套,但观感上来说,这确实是相当不错的作品。
节奏很紧凑,各种小细节和伏笔的处理都很精妙,穿插的笑点和泪点也足够,在镜头和叙事手法上还融入了不少不太常规的巧思。
彩蛋结束,屏幕彻底暗了下去,电影院的灯光也随之亮起,齐路遥与众人一道起身离场。前排的舒卓然坐在座位上似乎若有所思,齐路遥在他眼前挥挥手,对方这才似乎突然反应过来般站起来。
“好久没进电影院了。”舒卓然一边拉伸手臂一边往外走。齐路遥走在斜前方,听着他的自言自语,默不作声。
-
前一天从电影院回来之后,选手们就直接解散了。
这天过后,三排被淘汰的那部分人将在第二天一早离开录制基地,而留下来的最后20人会进入赛程的最后两周。
决赛安排在两周之后的周六晚,是直播的形式。
不过,虽然看似准备时间比任何一次公演都要长,但他们却完全没有休息的机会。
决赛现场每个人有四个表演——100人到齐的主题曲共同表演,20个人的抒情歌演唱,分两组每组10个人的决赛唱跳曲表演。
以及今年的新环节,一分半个人solo表演,纯vocal或纯dance二选一。
而决赛曲的分组就安排在周六一早,堪称无缝衔接。
在此之后,齐路遥有个个人外务需要提前准备,接着还要录制天台喊话,家人视频等等一系列的决赛周物料,中间穿插着表演的分part,选C,练习等,还要提前好几天动身前往B市,在决赛场馆进行排练。
当然,还缺不了最重要的出道位谈判。
总之就是,可以预见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