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闻皎 > 第21章 良田案(3)

第21章 良田案(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内安静了下来,闻皎跪在地上,听着皇帝用指节敲击龙椅。

小腹传来隐隐的钝痛。

糟了……

“晋王的权力的确远超寻常亲王,只是他毕竟为我大梁立下不世功勋……”

他何尝不知晋王功高盖主,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如何下得了狠手去对待他呢?何况天下并未完全安定,往后用得着晋王的时日还多着……

皇帝慢悠悠地说着话,闻皎腹部的疼痛也愈来愈强。

她撑在地面,指间嵌入厚实的地毯中。

额间滚下豆大的汗珠,一连划过脸颊淌入官袍之中……终于,皇帝打了个哈欠,挥手示意她退下。

闻皎如蒙大赦,支撑着站起来,脚步已软的打颤。

在她要倒下之际,平安从拐角出现,堪堪扶住了她。

她踉跄了一步,抽出被平安握着的衣袖,“腹痛难忍,叫公公笑话了。”

“呵,大人可要如厕?”

闻皎唇色苍白,摇了摇头,鬓发已被汗水打湿,“不必。”

平安关切地看着她,“大人不如在偏殿稍坐?我去传太医。”

闻皎将脑袋晃的更厉害了,“不必传太医。”

闻皎歪在坐榻上,平安在一旁煮着茶水。

他执着纸扇,对着炉子慢悠悠地扇风。

许久后,为她斟上一盏顾渚紫笋。

“来。”

他托起闻皎的后背,将茶盏喂到闻皎嘴边。

后者抬起眼皮望向他,唇角血色全无,虚弱的道谢:“多谢公公。”

平安垂下眼睫,“闻大人客气了。”

他的眉眼生的细巧,山根地平,脸也比北人阔些。

“公公似是南人?”

“某是闽中人士,前些年逃难来的。”

“哦。”

闽中战乱她有印象,前朝叛军作乱,闽中有守将拒降,叛军屠城,后来闹起了瘟疫,她守家那会儿子还有不少闽人逃难过来。

他的家人只怕凶多吉少。

最疼的那阵过去,闻皎捂着肚子站起来。

“今日多谢公公,天色不早,闻皎该出宫了,告辞。”

她拱了拱手,步履瞒珊地向殿外走去。

平安托着茶盏,目送着她离开。

闻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契力早做好了饭菜。

见到她,才回身端了热菜出来。

草原儿女的鼻子敏感,契力闻到她身上萦绕着的血腥味,忍不住询问:“你伤了?”

这些日子他学了许多汉话,闻皎总是夸他说得好,可这话一出口,她的面色却闪过一丝不自然。

莫非是他用错词了?

“审案时被划了刀。”

契力叽里咕噜地用胡语骂人,闻皎常听他说那几个骂人的词,大约和汉人骂别人老母一个意思。

“你会骑马吗?”

说到骑马,契力有些兴奋,他到底是个孩子,汉语夹杂着胡语说了一长串。

“阿兄教我……他厉害,我厉害——”

“明日去买辆马车。”

往后再碰上月事,也不用像今天这样狼狈了。

“骑马,好玩。”

“长安城里骑马容易伤人。”

契力塌下肩膀,对闻皎说的失去了兴趣。只听她说要赶车送她去上值,还能加工钱。“婆婆,死。”

闻皎没听清,又问了遍:“嗯?”

契力指着邻居婆子家的方向告诉她:“婆婆,死了。”

闻皎向那里望去。

黑暗中,白幡悬挂在院墙上,和莹白的纸灯笼一起摇曳飘舞。

四十杖,要了一个人的命。

闻皎怔怔地看着纸灯笼,契力看懂了她的伤心,却不知她为何伤心。

“她坏。”

“可是她罪不至此。”

筷尖是泛血的猪肉,她胃里一阵阵地泛起恶心。

最终,她搁下了筷子,“你继续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