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到时候我还会长高,做披风不划算,不如给大家都做皮靴子或者护膝可好?”
“好好好,是阿爹考虑不周,就依阿瑜所言!”
“嘿,那我去跟阿娘说说!”
沈承瑜没发现的是,她在不知不觉中,把家里的其他人揽入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
她融入了这个家庭,踏进了这个时代。
“阿娘,阿爹说了这个熊皮拿来做靴子,到时候你一双,阿爹一双,嘿,我一双!”沈承瑜指着摊开的熊皮。
“小妹,我的呢?”沈兴昀一听就来兴趣。
“有,都有!”余氏做主,浅笑看向沈兴昀。
“嘿!我有靴子!”沈兴昀顿时傻笑开来。
笑声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阿妹,这一块能行吗?”
沈兴昀扛着锄头,指着这块坡地。
“我来看看?”
沈承瑜蹲下来查看土质,再细看手上的册子。
“没问题,这棵药材就是种在这种坡地,易排水。”
“行,我这就开动,需要多大块地?”
“先一小块,这次没有多少苗,不过留一块出来,等繁殖再继续增添。”
“这药草看着周期应该不长吧?要是像人参一样,一种就好几年,估计都把它给忘了。”
“阿兄就放心了,那是少数,这种价值高的,肯定是时间越久,药性就会更好。”
“之前的头一茬药材,拿去药材铺人家咋说?”
“那掌柜的说了,品性还是挺好的,没影响药性,跟野生的差不多,你就放心开垦就对了!”
沈兴昀环顾四周,那大大小小的方块地,曾经还是杂草丛生,如今就成了药材园地。
皆是这三年来,他跟小妹以及沈父的帮助下,去开凿出来的药园子。
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看的药材册子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册子上没有,但又明显是可以入药的药材,沈承瑜都会拿笔记录成册。
就连沈兴昀在一边,也跟着认识的不少。
为此,他自个也沉稳了不少,了解越多,见的面越广,就愈发知道这些药材的价值。
他不再像之前一样对这些活推三阻四,而是任劳任怨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过沈承瑜没有说的是,如今的那家药材铺有了自家的一些商股。
掌柜的为稳住优质药源,除了价格实惠之外,甚至还腾出一小份商股,以示诚意。
有好处沈父当然不会错过,但这消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也就沈承瑜和沈父知道,怕沈兴昀心大,一不小心说漏嘴,就没跟他提过。
“好了,这一块应该够了,开始移摘吧!”
沈承瑜跟沈兴昀分工合作,一个挖坑,一个摘种,没一小会就把挖过来的药草苗种完了。
俩人也不再耽搁,现在越大,他们忙的事情越多,每天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这不,忙完后山,他俩就赶回去温习功课。
按理来说,像沈兴昀这年纪,该去学堂读书的,但附近没有好的书院,好的书院要到县里边去,且十岁入学,还要看资质。
沈兴昀还没达到这条件,便在家里就着启蒙书和经书自学。
沈父不擅此,基本上没怎么参与,就兄妹俩自己捣鼓,沈承瑜本身除了认字费点劲,理解上一世为人,总归比沈兴昀还要在行。
因此,温习功课基本上是以沈承瑜为主,带着沈兴昀磕磕绊绊度过读书生活。
不过他们读书的目的更多的是博闻识记为主,特别是更多的在药材方面下功夫,只为了能认清药材册子上的字,知其功效。
那去不去书院也不打要紧,在哪都一样学。
回到家里的俩人,先是给自己插上一炷香,这是用来练字用的。
俩人的字还没成模样,要是想要能看,还得花点功夫。
俩人各占一小块桌面,手握毛笔,那毛笔半成新,用了一段时间,腕上还悬住一个重物,稳住笔锋。
一个大锤,一个小锤,顺着细绳掉下来稳稳当当,悬勒在手腕间,把衣袖划出一条痕。
这些要求可不是沈父提的,倒是沈承瑜见沈兴昀刚练的时候,动不动就没什么耐心,从她脑瓜子搜索出来的经验,就用上了这个法子。
这不还挺管用的,用上沈兴昀就老实很多,不再练一下甩一下笔,有时候都把墨甩到衣服上,沈承瑜在一边也不能幸免。
余氏每次看到衣服上的墨渍,都是一副想责骂却没个口子出,毕竟练字算学习,这文化活动给她一种不能亵渎的错觉。
唯有在洗衣服的时候,默默地摸着衣服的料子,掩饰不住的可惜。
不过有了一次经验后,每当兄妹俩练字的时候,余氏碰上总归叫他们先换上旧衣服,或围上衣罩,可不敢再让他俩糟蹋好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