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包养我?”
“想什么呢,您那身价,我哪包的起啊。这是买房剩下的钱,我想了想,放你这里合适。” 路行云所指的“这里”是以钟浅晴名义办理的那张卡——她们二人的共同账户。这张卡的账号密码她们两个人共享,只不过,卡在钟浅晴手里。
“真的假的,剩了几十万?”
“嗯。剩了总比超了强。放在这张卡里我是有目的的,你听好。”
钟浅晴立刻挺直腰板,盘腿坐好。路行云见状忍不住笑了出来,她走过去,拉起钟浅晴的手,露出一个温柔的微笑。
“首先,你不要再用工作室的钱给咱们C市的家买日常用品了。”
“其次,咱们用这个钱给你妈妈和我爸妈买点礼物表达感谢,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咱们的家添置了许多家具。上网买就行,咱们没公开,你妈妈的用你的名义,我爸妈的用我的名义。”
“最后,初一是咱们带回来的,所以咱们要养。虽然平时不能陪它,但它的狗粮和日耗品从这个共用账户里出,行吗?”
“嗯嗯!”钟浅晴点点头。
路行云见她一副认真地样子,笑着亲了亲她的双手。“我还有一个主意,想现在就说。”
“你说。”
“等我大学毕业,长辈们就不会再给我压岁钱了。我是这么想的……”她凑近她。“等那个时候,咱们把20多年来收到的压岁钱换成小金锁、小金坠,穿上线。以后咱们要是有了后代,就留给她们。”
“同意。”钟浅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她的眼圈有点红,她跪坐起来,爬进路行云的怀里,手抹了抹眼角。路行云想得真的很远,她真的在努力创造一个确定的未来,及未来的未来。“那都是长辈对你的爱,谢谢你,姐姐。”
“啊,这有什么可谢的啊。”
“传承。”她的眼神干净明亮,“这是爱的传承,一代又一代,这份爱会越来越厚重的。”
路行云有点惊讶。这的确是她的本意,但她没想这么深刻。钟浅晴见她不说话,微笑着再次开口。
“姐姐,谢谢你,让我和你一起传承这份爱。”
那一刻,路行云像小时候一样,轻轻拥抱了她。
又是离别的一晚,两个人聊了很多。她们没有像以前那样不舍和难过,她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她们的目标虽不相同,目的地确是同一个。
与此同时,她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感觉。也许以前这种感觉或多或少出现过,但现在,她们知道这种感觉具体是什么了。
是义务,也不是;是责任,也不是。
是使命感。
是于彼此的使命感,于他人的使命感,更是于这个家庭的使命感。
第二天路行云返校,钟浅晴送走她后,按惯例将路行云今年收到的压岁钱存进对方18岁给她的那张存折里。然后,她让杜小禾帮她去买了一束白玫瑰。晚上,她把白玫瑰放进花瓶,摆在了主卧的飘窗上。
临睡前,她打开日记本。
“……这是一个忙碌又开心的寒假,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些大事几乎都是关于我和小行的……我们……越来越像两口子了。”
写到这里,她难掩笑意,自顾自地笑了一会儿。
“我们一起设计生活,一起照顾初一。偶尔,也会吵架。我任性,她自我,我们深知各自的毛病,就是都改不了。比如,前两天,我们因为是否给初一做绝育手术大吵一架。她坚持要给它绝育,我不同意。为什么要剥夺初一的生育权利啊。总之,这件事目前没有结果。”
“那晚,我没碰她,也不让她碰我。我和她说‘都不可以’,气的她没理我就睡了。本来就是,她不能因为自己是个人类,就替狗拿主意,不让人家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第二天我们就和好了,一起把情人节留下的快烂掉的玫瑰花瓣给埋了。我们约定,以后家里常摆鲜花。只要吵架,就把掉落的花瓣埋进花盆里,拍照留念。这个做法源于《红楼梦》,是书里那对青梅竹马解除误解的方法。我喜欢这个方法,因为这很浪漫。”
“姐姐返校了……时间快点过吧,好日子就要来了。高考后,我就再也不用上家教了。大学生活看上去比高中要清闲的多,虽然也要拍戏,但比起要同时跑通告、背剧本、学习的这几年,我已经知足啦……”
“……就写这么多吧,明天起我要准备艺考三试了,问题不大。总之,我迫不及待地想参加高考了。”
“晚安,想爸爸。”
钟浅晴写完,爬上床,抱着虹虹,用小号刷微博。这时,她看到“有终点的路”发表了一条原创动态。真是难得。
那是一张没有配文字的照片。
照片上,两株盛开的百合花静静地伫立在窗台的玻璃花瓶中。
那个窗台钟浅晴记得,那不是主卧的窗台,那是次卧的窗台。
那个窗台的朝向是北方。
她知道,姐姐想她了。
她也想做点什么。
路行云曾多次嘱咐钟浅晴,她们两个人的小号昵称像情侣的,不要轻易点赞,评论,以免有心人注意后会妄自揣摩。但今晚钟浅晴就是想任性一把,不想听她的。
她想她。
所以,当她看到这条微博时,她毫不犹豫地点了赞。然后,一不做二不休,起身来到飘窗前,决定任性到底。
她给玫瑰花拍了张照片并登录了微博大号。时隔多日,不爱发微博的演员钟浅晴发了一条微博。
【白色玫瑰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