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陈强都不明白是咋回事,他问了那几个比较大的小伙子才知道,因为这些孩子们的大少爷希望他们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在拼命的下功夫学习。
因为他们的大少爷希望他们能够团结起来对付外人,所以他们完全抛弃了过去那种互相提防的做法,开始互相帮助互相提高,还能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成绩好的诀窍告诉小伙伴,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在大家伙的督促下,除了吃饭睡觉,不出去玩也得把以前不愿意写的作业做完。
陈强看着这些就像是上满了弦的熊孩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就没见过这种事,他自己的三个儿子学习成绩那么差,除了淘气就没见过他们有这么大的劲头。
有时候他都在想,是不是应该把自己家的三个倒霉孩子从学校里边弄出来,也让他们跟这里的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混两年,估计他们的学习成绩能提高一大截。
陈强的三个儿子与卓家那些掌柜的孩子们,都在城里俄国人办的正规学校里学习,这是卓经武通过他那些俄国朋友得到的特别待遇,学校当然很好,老师的水平也高。
可是他们的孩子之前的底子实在太差,再加上大部分的学科都是俄语教学,这些孩子就跟鸭子听雷似的根本听不懂,学习成绩怎么可能不差?他那三个儿子一直到最近才能勉强听明白老师在课堂上说什么,至于跟上学习进度还得一段时间。
在回家的路上,卓立仁在马车里跟陈强交代了几件事,一个是让他从刚才那些孩子里边选出来十个,明天早上六点,让他们赶上两辆马拉爬犁,荷枪实弹到自己家门口集合,跟着卓立仁和父母一起去巴彦。
这段路上虽然挺太平,毕竟现在是过年,这时候的山贼都穷疯了,一年里就这段时间,劫道的绑票的最多,还是小心点好。
还有一个就是让那三十多个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加紧训练骑马和射击,再过俩月开了春,自己就打算带着他们,去齐齐哈尔那边的草原上去看望卓立仁的舅姥爷,顺道再看看他心爱的那些骏马。
卓立仁让陈强从武器库房里取出来30把俄国左轮手枪,还有30支俄国骑步枪,把子弹给他们配足了,这段时间让他们敞开了练射击。
卓立仁还把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一副背带式腋下隐藏手枪套,还有一副腰挎式左轮手枪套交给陈强,让他马上安排人按照这个样子,按照大人还有那些孩子的体型去各做100个。
他见过俄国人用的那种左轮手枪套,跟俄国人一样傻大黑粗的,费皮子不说,一点也不精致,又粗又硬的带着身上既沉还不舒服,关键是占地方还显眼,好像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
卓立仁更喜欢美国人的枪套,特别是印第安人和西部牛仔手工做出来的那种,皮子揉的特别软,用料精简到最少的程度,既轻便又不显眼。
卓立仁还特别嘱咐陈强,带着这些小伙子是准备要办一件大事,这一次去草原有可能会来真格的,就跟他上一次去美国前的那样。
把陈强给吓一跳,赶紧跟他商量,说这些孩子现在恐怕还有点太嫩了,最好还是让他们再训练个一年半年的再说,这一次去草原,还是让他从木材厂的护厂队里挑几个人跟着比较放心。
卓立仁没答应,他说自己想带这些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不起疑心,要是对方有了提防就不好办了,只要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以这些孩子现在的身手应该问题不大。
陈强还是觉得不放心,可是跟卓立仁又说不通,只好暗自在心里琢磨着,怎么去跟老爷太太偷着透个气,让他们说服大少爷别去冒这个险。
按照卓立仁上一辈子里的记忆,他那位舅老爷,现在应该已经被那个冒充蒙古人的日本人给控制住了,在他之前的计划里,是没有他这位舅姥爷的。
可是自从他在沈阳,知道了北来顺的事情以后,回到家里又听父母说起来这位舅姥爷的事,他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通过这位在蒙古杜尔伯特旗做辅国公贝子的舅姥爷,看看能不能控制住一块草原。
这么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解决自己养马遇到的困境,争取在短时间内扩大进口纯种马群数量,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得到一部分蒙古马。
这段时间的张作霖因为控制了吉林西部,靠近蒙古的洮南附近的草原,不仅快速建立起来一个骑兵营,还迫使附近的几个旗给他提供蒙古马和各种兽皮,发了大财的同时,不到两年时间就把那个骑兵营扩编成一个骑兵团,让卓立仁眼热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