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重生东北1910 > 第32章 无心插柳

第32章 无心插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嗯,既然这样的话那好吧,我可以说,我认为假如,对,我说的是假如可以的话,一个月三百卢布应该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当然如果您也是这样认为的话”。

卓立仁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笑出声来:“不行先生,我认为这个数字非常的不合理,完全没有体现出来您的价值和我对您的尊敬,所以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数字应该是——”,说到这里卓立仁故意停了一下,他很享受让别人感到惊喜和快乐的那种感觉:“应该是一千卢布才比较合理,您觉得怎么样?”

然后他的手就被马克西姆先生的那一双大手,不对,应该说是熊掌给握住了,开始拼命的摇晃,还往死里捏的那种感觉,他觉得自己的手可能是被捏碎了,也可能是骨头折了,反正是麻木没感觉了。几乎所有的俄国男人都有这个习惯或者说是毛病,他们认为与别人用力的握手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老毛子打过交道的人都明白这个。等到他好不容易把手从那双熊掌里面给抽出来,手上都没有血色了,惨白惨白的,他还想着可别让谭小春看见,要不又得说他像个女孩子了。

等到两个人的心情都平静下来,马克西姆先生带着卓立仁从头到尾把这个巨大无比的库房查看了一遍,于是满眼都是小星星的卓大少爷立马变成了掉进米缸里面的老鼠,瞬间开启了幸福的烦恼模式,为什么呢?他现在是看见什么都喜欢,发自内心的那种,恨不得把看见的所有东西都直接搬到自己的马车上拉走,对于了解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大势所趋,时刻准备着打仗的卓立仁来说,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宝贝,可是满满当当这么大一仓库东西,要想都给弄到自己家去,好像也不太可能,这可把他愁得不行。

马克西姆先生已经记不住他都要什么了,就听见他不停的说这个得要,那个也得要,就连最里面那几门山炮他都想要,你一个开工厂做买卖的要那玩意干嘛用啊?什么?举办开业庆典当礼炮用?你糊弄傻子呢吧?还有那几挺马克沁重机枪也要?你可别告诉我你打算用这玩意代替放鞭炮听响啊?啥玩意?这一堆莫辛纳甘你也要?马克西姆先生看着那么大一堆步枪直发懵,用两只手捂住自己的脑门子不说话,心里想那么大一堆还不得有个百八十条步枪啊?就算是当破烂收花不了多少钱,现在又不打仗,你把这么多枪啊炮的弄家里去干嘛使啊?你这就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马克西姆倒是不担心自己这个新老板会真的发疯想造反,可是不管他怎么劝怎么说,这个钱多得撑得慌的中国少年就是不松口。万般无奈的马克西姆先生左思右想反复权衡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卓立仁现在不能把这些武器装备就这么大摇大摆的直接往外面弄,得给他几天时间,让他把那些比较大的家伙都给拆解成一个一个的零部件,比如可以把马克沁重机枪拆成枪身、枪架、底座、护盾、轮子几个部分,如果时间允许他甚至还可以把枪身再拆解为枪管扳机水筒弹簧这样一个一个的小零件,至少那些步枪的枪栓总得拿掉吧?再分批分期一点一点往外面倒腾,这样就不那么扎眼了,因为谁也看不出来是啥东西了。

卓立仁可不管你怎么弄,你只要都给我弄出来就行,他还告诉马克西姆先生,只要他把这里边的这些武器装备差不多都弄出去,就给他五千卢布的特别奖金,结果就被马克西姆先生严重地鄙视了,马克西姆也不傻,他太清楚这么大的一库房武器装备能值多少钱了,五千卢布?还特别奖金?拉倒吧你!这里边任意一个小角落里面的东西都不止五千卢布,整个库房的东西加一起要是没有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卢布,马克西姆先生都愿意不穿衣服在外面雪地上裸奔一圈。

跟着马克西姆转悠到最里面的一个角落时,卓立仁看见了一样东西,他心里咯噔了一下,那是一根一米多长,不到十公分粗细的黑色铁管,用两根手指头粗细的金属杆支撑着斜立在地上,底下用一块挺厚的金属铁板垫着。卓立仁觉得这东西非常像自己以前用过的迫击炮,不过样子不太一样,这个显得特别的简陋粗糙,好像连边边角角的毛刺都没有进行打磨,看着就不像什么好东西。

卓立仁不动声色的走到这东西旁边,蹲下来仔细打量起来,他身后的马克西姆先生给他介绍说这东西是他鼓捣出来的,本来他是想试试看能不能造出来一种新型武器,因为他觉得这种武器应该非常实用,他已经研究了一年多了,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结果,主要是因为没钱做实验,也没人支持他,现在他已经把这东西停下来了。

卓立仁已经基本上确定,这就是自己在上一辈子用过的迫击炮,这是他用得最好的武器之一,他的一个老长官给他起外号叫’卓一炮’,因为他曾经在八百米外只用一炮就干掉了小鬼子拉炮弹的卡车,还顺带着把旁边的日本兵炸了一个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他看着马克西姆问他:“如果我给你足够的资金支持,你能不能把这东西弄出来?我觉得这东西不错”。马克西姆有些不确定的说:“先生,您应该知道,研究一种新型武器是非常困难的,除了资金支持还要有各种材料和人员支持,我一个人弄很难”。

“你需要什么我想办法给你弄来,需要什么人你去找,资金方面应该不是问题”。

“哦!那么好吧,我暂时只要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同事叫萨沙?米契柯夫,他就在哈尔滨,也在别人家里干活,和我一样穷得只能喝最差的伏特加,只要我去叫他,他马上就会像一个看见妈妈的小马驹一样,用最快的速度跑过来。还有一个人是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先生,其实这东西最开始就是他想出来的,他以前是沙皇陛下的炮兵大尉。虽然现在已经退役了,可是他对这东西应该怎么弄和怎么使用都很有想法,如果有了他的帮助,我想应该能够加快速度的”。

“这个人在哪里?怎么能把他请到这里来?你认识他吗?”

马克西姆先生有一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当然认识他,实际上他是我姐姐的丈夫,他现在和我姐姐在伊尔库茨克住,前几年他在和日本人的战争中负伤,就是在那场战役里,因为无法对狂挖战壕,像土拨鼠一样进攻的日本兵进行有效炮击,他在指挥时突发奇想,命令士兵把高地上面的臼炮炮口抬高到极限后,用最大角度抛物线进行射击,竟然还真的把炮弹打进了日本兵的战壕里面,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他却在战后因为伤残被强令退役,他的身体因为受伤,不能做什么体力活,一个大尉的退役津贴每个月只有一百二十卢布,他们家还有四个孩子,这日子怎么过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