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李嬷嬷反应了过来,让二人离开了。这侯府的事儿,可不能让外人知道。
金盏看了锦衣阁掌柜的数了银票的全程,整个人都呆愣住了,直到锦衣阁的掌柜的和掌事离开了,才回过神,回了一面屏风之隔的内堂。
短短几步路,金盏却觉得踩在棉花上一样。她家小姐哪来的这么多钱?
于景宜的东西从来不让她们这几个丫鬟碰,包括金盏。
来之前,于景宜把那个盒子交给她,让她一定拿好。
因着李嬷嬷在,她没好多嘴问。
没想到竟是一万两......她刚刚竟拿着一万两......
她这一辈子不吃不喝都挣不到的一万两。
于景宜看着晕乎乎的金盏,有些好笑。
“大小姐,就算侯爷宠爱您,给了您银两傍身,您也不能这样挥霍啊。”李嬷嬷下意识的认为于景宜的钱是于明山给的,不然她一个女子,哪来的这么多银两。
于景宜看着林氏虽然不说话,但是已经黑的彻底的脸色,心下愉快:“我父亲都没资格管我,何况是你们。”
说罢,于景宜径直带着印儿出去了,不管身后的正堂里传出来摔茶盏的声音。
“小姐,你看到夫人的脸色了吗,实在是大快人心。”金盏眉飞色舞。
她早些年便跟着于景宜了,自是看着林氏如何用软刀子磋磨于景宜的。
少年的于景宜性子直,不懂得那些弯弯绕绕,不知吃了多少亏,她是于景宜院子里的,自然也受了不少罪。
想到这,金盏不免有些担心:“小姐,夫人会不会又到侯爷那告状去?”
于景宜不在意的笑笑:“告状便告状,没什么可怕的。”她已经不再是四年前的于景宜了。
“呵,她动作倒是快。”林氏看着于景宜刚离开便着人来般那两大箱的衣服,气极而笑。
李嬷嬷正指挥着丫鬟清理被林氏砸了的茶盏器具,她叹了口气,劝林氏:“夫人,您何必和她置气?左右也不过是个姑娘......”
后面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林氏打断。
“嬷嬷,你不要再劝我!当初我如果听了你的话,没有将这小蹄子赶走,侯爷眼里焉能有我的宁儿,我们母子三人又焉能在这侯府如此自在的这么多年。”
李嬷嬷不再说话。她这个小姐自小便是掐尖要强的。
她嫁给侯爷做继室,心中本就不甘,再加上前头夫人竟还是那样一个身份,她自是觉得在一众姐妹间抬不起头。
其实李嬷嬷觉着林氏就是想不开。侯爷已算是这顶顶好的夫婿。
才华横溢,一表人才自不必说,房中也没有什么莺莺燕燕,只有一位姨娘,还是夫人自己抬的。
平时侯爷也很少去姨娘那,除了在夫人这里,便是在静笃院忙着公事,这比起京中那些后院女人成群的人家,已是再好不过的了。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的,在李嬷嬷看来,侯爷成过亲,有个女儿这事儿根本就不算什么。
毕竟夫人因着守孝耽误了年岁,这年纪相仿的好儿郎,谁家不已娶妻生子,娇妻美妾。
这些话,这些年李嬷嬷也不知和林氏说了多少次。
刚嫁进侯府的时候,林氏也没这么极端,对于景宜也还好,可后来不知怎地,竟将于景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可于景宜再不好,那也是侯爷的亲生骨肉,一时气话便罢,哪能说断绝关系,便真的断绝了呢,这不,这么多年了,侯爷还是巴巴的把人接回来了。
林氏平复了下自己,继续问道:“侯爷今儿什么时候回来?”
“侯爷身边的小厮今日一早便来传话,说今儿晚上圣上在宫中设宴,怕是要迟些回来。”
林氏听了李嬷嬷的回话,眼神凌厉:“侯爷回来以后,把他请来我的院里。”
李嬷嬷听了林氏这话,便知道她必是要将大小姐这事闹大的,这些年,这个她一手看大的姑娘,她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这夜,于明山一直快到子时才回来,明怡院的灯也一直点到了子时。
明怡院里断断续续传来了声响,一开始只是说话的声音,慢慢地,便传来林氏的声音,最后演变成争吵。
声响直到寅时方歇,于明山怒气冲冲地离了明怡院,去了刘姨娘的院子,只余林氏一个人在满是狼藉的屋中,坐在踏上哭泣。
明怡院一个院子从主子到下人,谁也没有睡好。
而于景宜,却难得地睡了个好觉,还做了个好梦。
梦中,没有什么流匪,赵鸣玉也很顺利的摆脱了赵家。
她的啊堂活着回来了,他们成了亲,洞房花烛,人面如花,大家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