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从唐宋诗人开始(快穿)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宗文答不上,忸怩半晌,张口呼唤阿耶,林无求小人得志般朝踱来的杜甫咧嘴。

看来幼稚者不止一人,却有两个,杜甫心知肚明,抚了抚儿子脑袋:“无求姐姐比你懂得多,可以虚心向她请教。”

又存了考校之意,朝林无求笑道,“你与宗文解释,项羽因何败与刘邦?”

“项羽啊,”林无求一拍案,操着说书人的口吻豪气道,“却说西楚霸王项羽身边有一位美人,名虞姬,那刘邦是个地痞流氓出身,看上了虞姬的美貌,要将她夺来,所以发兵攻打项羽,谁知虞姬性格刚烈,宁肯拔剑自刎也不从刘邦,项羽兵败,她就跟着一起自尽了。”

宗文听得炯炯有神。

杜甫啼笑皆非:“胡说八道。”

半日于屋中伏案,半日于庭间玩耍。离家不远处生长着一株梨树,情至兴处,林无求抄起袖子,给三名稚童展示爬树技能。

凤儿与宗武在树下拍手蹦跳,宗文跃跃欲试,也撩开袍摆攀援而上。

嬉闹声飘到院内,杜甫伫立檐下,遥望野猴一般上蹿下跳的两人,连月来晦暗情绪仿佛短暂散去,享受着难得的心旷神怡之感。

“在望甚么?”偃娘提裙从屋内步出,与他一道遥视。

杜甫让开半步,同她并肩而立,手指向林无求双脚腾空伸臂挂枝的模样:“你瞧,好端端的女儿家,整日却比男孩还闹腾。”

“我瞧着是个初生的牛犊,神采奕奕,”偃娘眼波流转,眉梢俏皮望向杜甫,“像你。”

“甚么?”

妇人眼藏戏谑:“记得你曾对我言,年少时,你活泼贪玩,动辄去爬院子里的梨枣树。她如今也有你那时的年纪罢。”

闻言,杜甫错开目光:“像我倒要头疼了。”

“是么,”察出他言不由衷的话语,偃娘转而目望少女,“她在学你的诗,也许你再多教教她,她便更像你了。”

杜甫望着树上娴熟攀爬的人影,目光深邃而沉静。

“连宗文亦说,他的阿耶十分惯着林姐姐。”

“宗文?”杜甫意外。

“怎么,被自己年幼的孩子看破,我们的大诗人害羞了?”偃娘取笑道。

“......”杜甫噎住,深深叹息道,“连你也随她一起胡言。”

因林无求整天“大诗人”长,“大诗人”短地喊,偃娘耳濡目染,亦学会如此调侃。

“她一直跟随我们,无任何身份,这样好吗?”偃娘收敛笑靥,语重心长道,“若你想将她收为义女,我不会反对。”

几算得上明示的言辞令杜甫不禁动容于妻子的体贴,他抬手摩挲妻子面颊,目光游移:“我......或许她心底并不欲多一双父母。”

忆及初至白水那日,林无求端着副寡欢面容,他留意后,待宴席结束,唤住抽身欲去的少女,问她可有心事。

夜凉如水,少女站在寂寥无人的庭下,隔绝了屋内喧嚣,答他:「有,我想念我的阿娘了。」

偃娘静静倾听,抚摸丈夫的手背,仿佛从眼神中洞穿男人内心,淡淡一笑:“伤心了吗?”

都道别人家的子女养不熟,对她再好,心底念的仍旧为亲生父母。

杜甫吸了口气,缩回手,良久收拾罢心情,方道:“待战祸结束,我想带她去寻她的亲族。”

*

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初次攻打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后各地纷纷举义军抵抗胡贼,又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忠勇之士于国家危难时奋烈御敌,力量聚少成多,汇入江流,一时给人以胜利之望。

白水去潼关四百里,登高远眺,可将华岳诸峰收入眼帘。因此偃娘让林无求去寻杜甫时,林无求经验丰富地直接往山顶走。

日落山岚映红天际流云,杜甫伫立高处,宽大的袍袖由猎猎冷风掀作层浪,林无求疑心他再站下去,恐要变成座望夫,不,望关石,提高嗓音唤道:

“子美先生,饭好了,回家吃饭了!”

杜甫扭过头来,身却未动:“无求,你看。”

林无求上前,顺他示意方向眺望,但见远水如带,环绕萦回,高耸入云的山峰好似将天地相连。

“此处不知可否望见潼关。”杜甫慨然道。

“望不见的,”林无求冷酷提醒,“除非你有千里眼,视野还能穿墙凿壁。”

杜甫怅然若失:“近日我常感山林弥漫兵凶之气,水光闪烁刀锋......潼关由哥舒相公镇守,高三十五兄亦在其帐下,想来该无足忧虑才是。”

“对,无足忧虑,”林无求麻木附和,“所以咱们该回去吃饭了。”

杜甫再三远望,终撤目离去。

林无求落在其后,观着他的背影。「即使叛军攻来,我也会保护你们。」她在心里道。

这仅是微不足道的念头,她学会了不再说出口。

*

六月初的某日,林无求做了个梦,梦里浓烟大火将天边映照得通红,人群四散逃窜,形色仓皇,她鞋履丢了一只,于蜂拥人潮中寻觅。

左右找不着,正心急如焚,有人自远处呼喊她:

“无求——”

“无求——”

一声比一声焦灼,在焦灼中又似潜含深刻的惊惧。

林无求被晃醒,睁目,偃娘乌发散乱,显然未及梳妆:“无求,快走!叛军攻来了!潼关失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