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刚过,埋伏在秣宁道两旁丘陵的程普部,孙河部,吕范部,黄盖部都已经等得不耐烦,认为敌兵不会来了,孙辅等人更是带着本部人马离开了设伏地,转回了牛渚大营。谁知就在众人昏昏欲睡时,一阵杂沓的脚步声马蹄声传来,本来已经走丹陵道的于兹率领一万余马步兵急冲冲从斜道穿过,来到秣宁道,向着牛渚大营急速进发。
抄了山间小路赶来设伏地点的周瑜顾不上喘口气,擂动战鼓,顿时喊杀声震天。滚木礌石,羽箭短镖,从天而降。
在震天的阵鼓声中,孙策坐着独轮马车在周峰等人的护送下也来到了秣宁道,他不肯让周瑜独自指挥,非要亲眼观阵。
于兹毕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见情形不对,立刻吩咐后撤,他并不恋战,直接准备撤回秣屯和笮融会合。
程普等人正杀得兴起,因为是蜿蜒山道,看不见前后敌人的动向,待他们解决了眼前之敌,再去寻找别处的敌人时,已经人影无踪。
气得程普大声叫骂。
山顶上的孙策和周瑜看得一清二楚。设伏地是敌人中军,前军被袭径直朝牛渚方向逃窜,被两侧的众多伏兵或杀死或俘获。后方的敌军调转马头,竟然十分通畅地撤出包围,向秣陵逃回。最令人沮丧的是主将于兹也顺利脱困。突围而去。
孙策暴跳如雷,不顾右腿伤重,咆哮着上了战马,一边挥舞手中的环首古锭刀,一边狠狠瞪了周瑜一眼:“周公瑾,这是你设的伏兵?虎头蛇尾,哪有不封后路的?” 说着,带领骑兵直直顺着于兹后撤的方向追了下去。
周瑜二话不说,也纵马追了过去。
孙策没有招呼下属,周瑜也没有。两人竟然就这样冲入了溃败的于兹部。待程普和周峰各自发现自己跟着的正主已经追于兹去了,这才急忙召集马步兵前往护卫援助。
孙策和周瑜的墨雨和浅雪都是大宛名驹,风驰电掣,一瞬间已经追上逃跑的敌兵。把其他人甩得看不见影,孙策一心想抓住于兹,因为他是笮融的得力干将和军师副手,这会给笮融极大的心理震撼。为攻下秣陵,从而扫清通往曲阿的最大障碍。
左冲右突,敌人虽然在逃跑溃败,却并不慌乱,他们且战且退,孙策总是看见于兹的旗帜却总是无法接近。于兹这些兵都是尊奉笮融的教徒兵,死忠之余还很彪悍。死死护住主帅撤往秣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