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拦得住他?” 孙河没好气地说。“舅父大人还是跟快拿个主意,我们怎么帮衬伯符才是。”
“我们没有渡江大船,就算有,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策应他,何况两翼还有樊能张英两路人马把住了横江津和当利渡。我们连个渡口都没有,如何过江?”
吴景正焦躁地来回踱步,突然一阵马蹄声打乱了众人的谈话。
一匹棕色的大宛马风驰电掣而来,马上的人也是气喘吁吁,看来是一路疾驰没有停歇。
马上的人翻身下马,向着吴景奔了过来。
“吴大人,请快整理军马,攻击当利渡口。” 来人是一个府兵家将模样的人。见了吴景,俯身下拜。
“你是?”吴景惊讶地看着来人,一时不知他是敌是友。
“吴大人,你不认识在下了?当年在雒阳,你到我家老爷洛阳令的府邸做客,在下还曾为你牵马坠蹬。在下周越,是现在丹阳太守尚老爷的府兵千总。”
“周尚大人?你。。。这是奉丹阳太守之令而来?” 吴景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奉我家小公子公瑾公子之命而来。这是他的密信,命我一定要亲呈吴大人或者伯符公子本人。”
吴景看了白帛,只有一行字:“瑜背刺牛渚,速兵围当利,勿使之驰援牛渚大仓。”
吴景已经记不得周府的什么周越了。况且一个朝廷任命的丹阳太守无论如何也该帮衬的是朝廷正牌的扬州牧刘繇。转念一想,周家和袁家是世交,一百年前,周家就从附于袁家,现在周尚暗助袁术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孙策和袁术的矛盾已经日渐清晰,此刻帮助孙策,袁术却未必高兴。周瑜虽然和孙策是发小,他也不能不先为庐江周氏家族的前途考量。思前想后,吴景拿不准来送信之人到底是可靠的呢,还是敌方诱敌深入的迷惑之法?
正举棋不定之际,周越突然伸手入怀,掏出一枚玉佩双手呈上:“小公子早知吴大人会怀疑此事,故而嘱咐在下呈上此玉,以为明证。”
吴景接过玉佩,见上面的篆文是四个字:“怀瑾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