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许玖演讲完后,还有一个以国子监学子为主角的环节——由学子们安排的表演节目。
虽然是宣讲,但祁尧觉得,如果一直只是祁凛这边讲就会显得有些单调,这场宣讲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不会太过深刻。
学子们参与进来就不一样了,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会让这一事件在久远的将来回忆起来都带着独特的意味。
既然是大安第一次宣讲活动,那么要做就做到最好,从各个方面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毕生难忘,经年之后都记忆犹新。
祁尧一早就跟崔烁交谈过了,并且说这节目由国子监自主安排,早早准备,崔烁也很是赞同,这对于这些还未入官场的学子而言,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虽说是要好好准备,但也莫误了正事,不能耽误了学业。”祁尧叮嘱道。
崔烁点点头,“殿下放心,臣会嘱托他们的,若是舍本逐末,岂不白白废了陛下一番宣讲的苦心。”
在多方注视下,国子监的学子们这些天都在紧张的为着这盛事做准备。
祁尧看向台下,看样子这些学子准备的是一场大型音乐会。
古琴、古筝、琵琶、月琴、三弦、箫、笛、笙等等齐上阵,分为不同的方队,整齐肃穆又气势恢宏。
八音迭奏,繁弦急管,正声雅音,余音袅袅。
能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出身高门显贵,在教导孩子这一块自然是不遗余力,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那是自小就培养起,请名师启蒙,又时时督问,以防止其误入歧途,不计时间与金钱的成本,其中子弟自是比寒门学子几分率先赶路的优势。
不说学问,至少会有拿得出手的才艺。
对比那些没有家族依托的寒门学子,除求学外,再没有多余的银钱去深研一门彰显身份的雅艺了,甚至也会因苦于囊中羞涩,而被迫放弃,转向他业。
又是在科举不盛的时候,久而久之,朝堂上便慢慢形成以世族出身的臣子为主的局面。
祁尧摇摇头,先将这些想法抛出去,专注地看这些学子的表演。
这种局面是存在很大问题,但要解决也须徐徐图之,准备好打长期战的打算,而且当下最主要的问题也不是它,萧成、突厥,这才是暗中觊觎大安血肉的狼,只有将心腹大患解决了,其他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锵”的一声,曲终奏雅,余音不散。
这些学子们面朝祁凛行礼,随后便重新收好乐器,端正肃立。
祁凛抚掌夸赞,“善。”
下首的诸臣子也皆是夸赞溢美之词,而国子监的学子们一场音乐会下来,都耗费了不少精力,微喘粗气,但个个脸上都是兴奋之色,同辈的学子们,哪个有他们这般好道运。
上午的宣讲进行到这里便也差不多走完流程了,祁凛最后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正式宣告结束。
因为国子监和太学都在京郊,已是午时,下午还要前往太学,若是再回宫便有些仓促麻烦,因此,随行人员里特地带上了御厨,祁凛等人的午膳就直接在国子监解决。
帝王在外用膳,食材自然是自备,也不会假借外人之手。随行官员的伙食自然是由国子监承包,同时祁凛也会赐下菜肴以示恩泽。
祁介看的很开心,吃的也很愉快,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还是被韩匡逮到了。
韩匡看着祁介一见他就微微皱起的包子脸,毫不在意,笑眯眯的问道:“小殿下昨日的课业完成了吗?”
祁介:“太傅,学生昨日便完成了。”
“哦,这样的,”韩匡做出讶然的神色,“臣还以为小殿下会今日回去彻夜赶工。”
祁介语气里都包含着一分小恼怒,“太傅,学生才不会呢!”
韩匡恍然大悟,道:“是臣的错,小殿下向学之心十分热烈,臣应该多给小殿下布置些课业,以免小殿下觉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