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姓受平陵金氏之祸,正民心不稳,朕须一位材优干济之士替朕前往江南解忧,诸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朝堂之下一时无言,诸卿都在沉思,钦差可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去的还是江南那般繁华之地,这绝对是个难得的机会。
楚时首先上前荐道:“臣以为内史舍人毛奇德才兼备,处事细谨,可堪大任。”
刘达轻笑一声,上前讽刺道:“满朝文武谁人不知毛舍人与楚内史有姻亲关系,楚内史这是想任人唯亲吗?”
楚时反讥回去,“刘尚书不一向推崇选贤不避亲吗,怎么如今自己反而不承认了,如此多变之人,恐怕难以为陛下分忧啊?”
刘达笑了笑,“怪只怪在您这位毛舍人怕是也担不上贤这一字吧,据臣所知,毛舍人自受举荐以来,表现得不过是平庸之才,不曾外任,亦不曾有过事功,哦,对了,举荐他的还是楚内史您。”
祁尧坐在上首浅笑着看着这一幕,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
楚时倨傲的看了眼刘达,向祁凛行礼道:“曲江毛氏此等凤栖梧桐之族,子弟世代都是芝兰玉树,只是如今名声不显罢了。”
“哦?”江越突然从旁边站出来,“楚内史这么一说,臣倒是想到了个不错的人选。”
祁凛看向他,“爱卿直言。”
“崔涟崔少傅天青日白,玉韫珠藏,向来敛于人前,然其才华昭然可教导皇子诵诗书,臣亦听闻崔少傅年少时随父行万里路,大有习得。
臣以为清河崔氏乃百年名流清贵之族,想来也是不比曲江毛氏差的。”
江越不看旁边紧锁眉头的楚时,乐呵呵的谏言道。
祁凛顺势沉默,看着陷入沉思的样子。
楚时顿时有些心急,陛下这样子看上去是听进去了,还对崔涟这个人选颇为满意,但他也不敢在这时说些什么。
倒是身为主人公的崔涟立在一旁,如松清俊,波澜不惊。
祁凛觉得差不多了,才缓缓点头,“是不错,崔少傅栋梁之才,朕亦觉得可托大任。如此,朕便任命崔爱卿为钦差大臣,替朕前往江南查察弊端,安抚民心。”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之命。”崔涟的声音清越而铿锵有力。
“朕赐你宝剑一柄,此去江南,剑锋所指,上斩奸臣,下刑恶贼,罪恶贯盈,人神共愤之辈,决不容疏,望卿解江南疮疥之疾,慰民心之不安,平朕心腹之忧。”
诸臣闻言皆掩下心中的震惊。
崔涟俯身下拜,“臣领命。”
几人都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楚时垂眸向江越和崔涟扫了一眼,忍下心里的不甘。
崔涟刚站定,抬头却正好撞上祁尧的视线,祁尧微微一愣,转而露出一抹笑,犹如春水初绽。
崔涟压下心中那瞬间且道不明的悸动,垂眸敛目,示以恭敬状。
之后便是没什么大事发生,商议了几件地方上报的事情,敲定处理的人员,今日的早朝便结束了。
祁凛在最后突然说了句:“明日大明宫修整,罢朝一日,爱卿们在家好好休息。”
众臣们虽不明所以,却都先顺势行礼,口称谢恩。
祁尧同祁凛先行离去,朝臣们才鱼贯而出。
江越笑意盈盈的和崔涟同行,“近来得了三钱上好的碧螺春,家中庖厨于洞庭菜上也颇为精通,难得休沐一日,岸陵不若来我府上一聚?”
崔涟随着江越的脚步徐徐前行,微含笑意,“江司农盛情相邀,岸陵岂有不应之理,明日必当登门拜访。”
江越闻言乐呵呵道:“那老夫就于府上静待岸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