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就先这样吧,不用弄了。”
话说半句,又补半句,有点迟疑,带些惭愧。
看着乔季淮用胳膊肘一圈一圈绕着电线,朴晚笃定自己是被江芥传染了,上班时间这样意气,实在不该。
但那点烦躁还搅扰着思绪,脑子里来来回回全是那件送回来的大衣。
为什么要用快递送回来呢?
干洗可以理解,可是同城送来,怎么说都有点儿没礼貌,有点没诚意,还有点儿各种意义上的不被尊重...
反正就是,让人很不舒服。
她拿起手机,打开江芥的聊天框,火力全开。
“如果你借给别人东西,明明应该亲自来还,结果人家非要用快递寄回来,几个意思啊?”
对话那头没有一丝犹豫,秒回:“怕成这样,你克她啊?”
怕?这是朴晚没想过的答案。程莫霄,也会怕吗?
对话框里又跟着挤进一条新消息:“说不准人家忙呢,工作日哪有闲人?”
朴晚随便丢了两个表情包,看了眼时间,距离营业还有三分钟。
也是,说不准她真的忙呢。
忙了六年,也不差这一天。
...
她洗了洗手,又钻回厨房。
周五的食客不多,朴晚在厨房里所谓的装装样子,就是念一念前厅递过来的单,分配告知任务。
她念着,其他厨师们在台前四散应着;剩下的时间盯着步骤上有没有错误,有就念叨两句,没有就杵在那儿熬时间。
朴晚在厨房一圈一圈踱步,步子急中带缓,让其他人有十足的压迫感,像个监工一样惹人厌的角色,她自己也清楚。
走来走去,最后停在了做方饺的操作台前,细细盯着。
这是夜露特有的料理,也是好评颇多的特色菜肴。
常见的速冻方饺除了馅料的区别,外形看上去差别都不大,配着鹰嘴豆泥和红酱,是很省事的果腹主菜。
而她这份制作菜谱,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做了点修进。
先将方饺的尺寸放大两三倍,制作过程中用新鲜厚实的里考塔芝士累出一定高度,中间的空心部分镶嵌一颗新鲜嫩黄的有机蛋黄,叉子拨弄出整齐的压纹,整体看上去像个小金塔峭立盘中。
熟后搭配调制的黄油松茸酱汁,出餐上桌之际再轻拂些季节性的松露佐以点缀。
取名「鎏阕」,每日限量十五份,每份一颗,供不应求。
当然这名字还是江芥帮忙编的,一开始自己想给它起名叫水漫金山来着,简单好懂,就是少了那么点金贵感。
朴晚就这么一声不吭的站在操作台前,观赏端看着厨师的烹饪动作,甚至从中间体会出来了点疗愈烦躁的效用。
从前能在朴晚面前端锅开火的,多少都带着点目的。要么是等着她判评考核,要么是给她做演示教学。
前者自己需要按着步骤,从头到脚的端量着对方的细节,再用专业水准来“挑刺”,挺讨人嫌的。
后者则要分毫不差地背菜谱,记步骤,观察锅中的变化和节奏。睁着眼睛看,挺着鼻子闻,竖着耳朵听,甚至有些料理需要用指尖去触摸已经熟透的食材。
一来二去的,朴晚进厨房开始成了一件有负担的事,随时紧绷的神经和一点就炸的脾气,组合起来好像确实缺了那么点儿松弛感。
看得太入神,她全然没有意识到操作台前,被审视到有点儿战战兢兢的厨师。
朴晚正琢磨着晚上要处理一下冷库里的食材。
随便做做,叫上江芥一起。
...
捱到三点就收工。
过时不候,晚一分钟都不接待。
朴晚看了看表,从案台上端起杯抿了一口水。
“二十分钟。” 她轻飘飘地撂下一句话,转身便离开了。
不大的空间内接二连三地长吁,这是预示工作结束的信号,二十分钟做完清扫,就可以下班,侯良在台前也松了一口气。
“良哥,你犯什么事了啊,为啥主厨盯着你那么久?”一旁的帮厨操着说不上来是哪的口音,问着刚被朴晚密切关注过的侯良。
“看那么半天都没开骂,你破纪录了啊… 诶良哥帮我接个水枪。”
“老李!锅子帮我带一下!”
...
身后的厨房乱哄哄的,把收工下班这股兴奋劲儿吵得热热闹闹。
朴晚既没心情盯着一群人收拾厨房,也不想看前厅叮叮当当地擦玻璃杯,她一头钻进更衣室,换下厨师服,就手丢进脏衣篮。
开门之际,又瞥见了刚被自己丢在角落的帆布袋,有些心情复杂。
前不久好像买了几个洋蓟,堆在那边还没动,不如晚上一并处理掉。
朴晚想着,轻轻带上了更衣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