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复兴大周现在进行时 > 第91章 军营要注意文化与晚饭

第91章 军营要注意文化与晚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决定不去想屈离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又不是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啊。

我决定稍微考虑一下怎么应付文十三口中的功课大检查,这位文大官人一向是说到做到,雷厉风行。

要不从今日开始认真学习?我认真考虑了一下。

…算了,明天吧。

356.屈离

于是我领了制服和通行牙牌,在大周中军的某个小军营里住下了。这里离前线远,离李济将军他们倒是很近。

也许是秘密需要,我见到的将士都不住在城里,而是在郊野安营扎寨,甚至连制服都不怎么穿,只是带着身份铭牌和通行口令。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周三军的待遇很差。

因为他们居然一日二餐加午食,而且有肉!要知道,哪怕是前朝鼎盛时的标准,也只是一日两餐!而重视军队的魏昴,也不会给士兵的常食里安排肉——即便是肉干。

不仅如此,大周的军队还很有文化。

他们似乎有个东西叫“日课”,每天都会挑点儿时间来教授知识,不多,但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要学习,而且一旦没完成作业就会被罚站——就比如现在,营外一排人高马大的小伙子垂头丧气,一位比他们要矮一个头加半个肩膀的儒生正劈头盖脸教育他们怎么还没达到五百识字标准并要求后天检查。

……似乎有些恐怖。

再往前就是后勤部队了。

他们正开着一辆辆军营向我望不到的远方驶去,而另一方则是源源不断运到的粮草。

也许是待命时间有些无聊,几位长官甚至在领着士兵们开荒,现在大梁的郊野看上去没啥,但仔细一望几乎大变样,各色荒地都种上了各色作物,郁郁葱葱的作物一眼望去真是心旷神怡,如果忽略掉营边的争吵的话——蔬菜园长指责骑兵的马踩踏作物,而骑兵队长则抱怨荒地上的作物东一片西一片,根本无法训练。

这场争执最终以炊事长的介入而告终,他表示你们俩敢再吵一句,今晚人和马都没饭吃。

357.屈离

不过这里的炊事官确实有调停矛盾的资格,因为他们做饭实在是太好吃了。

刚刚还在吵架的蔬菜园长现在一脸幸福地啃着面饼沾肉汤,和刚刚还在生气的骑兵小队长一同并排坐着,吃着果干,亲密无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我猜吃果干是因为新鲜水果不便运输)

他俩一边围着大灶吃饭,一边聊天。

昌平老兵出身的蔬菜园长大肆抱怨当年在燕州啃的比石头硬的杂粮饼,让他三天拉了十几回肚子;凉州旧部的骑兵小队长连声附和,说他当年在北凉吃的炒面粉差点把他噎死。

周围的士兵们则哄笑着,非常捧场。

天南海北,却在大周治下其乐融融。

然后他们开始异口同声地感谢郑子铛,并在吃干净饭后自觉清理碗筷、掩盖灶坑,动作十分娴熟,让手忙脚乱的我在其中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所在的营帐离乐迁将军的很近:也是,大周的将军并不兴盛阵前冲锋,更多是坐阵中军负责指挥。不如说,现在的战争大多是这样——将军都是难得的军事人才,若是在拼杀中牺牲就太不值当了。

除了单开小灶,乐将军的饭菜与士兵们大同小异,顶多是因为口味差异,在饼里洒了些山椒碎;文十三娘似乎更爱甜口,吃完正餐后又加了几块儿糖饴,而且她口味意想不到的清淡,也许是因为风寒初愈。

这几位大人物除了前几日礼仪性的宴饮和考察,其它时候的晚餐都是在营中与士兵同吃的,而且哪怕是宴饮,也没有大张旗鼓——天哪,简直一点儿不像是高官晚宴,而且他们甚至和士兵们打成一片——我是指乐迁将军又在大灶前讲述他在北凉暴打狄人北击建川的经历,结果讲得太入迷,蘑菇只抢到一串最小的。

但看得出乐将军平时爱民如子,声望很高,不论是昌平老兵还是凉州旧部,见乐将军丧着一张脸,都自发给乐迁分烤蘑菇,就这么一来二去,将军居然多了十几串。

我看得高兴,奋笔疾书写下这一刻,这便是名将风范,爱兵如子呀——等等!放手!我的烤蘑菇还没拿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