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姬稳
总而言之,现在的大周正快速发展,前途光明。
沈政史正在商议考虑南平尤其是大梁的官员调任;
中行正在写典礼颂诗和新朝廷官职名称改动;
小姜正在满天下跑,积极争取巩固各州支持与归顺;
小申还在南平的大梁作镇并保障执行大梁官员升迁调任工作的政史司官员的人身安全;
李济等人指导的南征工作基本收尾,虽说拿不下南平全境,但稳住大梁绰绰有余……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除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除了给各类奏表签“准”或“否”,好像没啥新事干。
于是我就去找黄壹聊天——主要是因为现在好像就他最闲。
黄壹此时的表情就像早上起床发现枕头上又粘了几根头发的沈昭。他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开口:“这不是好事嘛!好不容易闲两天您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活啊!赶紧出去玩啊!我给您推荐推荐二街九门七坊六镇知名店家…”
出于上次出访凉州听信黄壹建议但汤饼洒一车的教训,我决定再征求征求其它人的意见,最好是能帮上大家的忙。
其它人,指一直聪明但一点儿也不绝顶的惊云先生。
惊云先生认真思索了一阵,交给我一个并不艰巨但很有意义的任务:“洛京重建工程已经进行三个月了,要不您去洛京考察一下,为大周的新都城建设出一分力吧。”
于是,我和随从们就踏上了前往洛京的道路。
不得不说,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哪怕是战争期间,我们对洛京的重建也没有停止。多亏各官各民的努力,洛京的现况比当初刚接手徐远邯郸好多了,什么土匪强盗,□□诈骗是一个也见不到,亏我还带了这么多人,防止遇到打劫的。
刚到洛京,映入眼帘的便是宏伟又坚固的“大周制造”城墙,其结构科学,造形优美,九门九路,符合《周礼》规范,可称“新时代建筑学代表”——该段文字出自工部写的修城报告。
我猜不是郑子铛操刀的,因为他肯定不会细读周礼。
该报告采用对比的手法,将重修前的断壁残垣与重修后的巍峨挺立相比较,字里行间流露出工部官员们的尽心尽力,爱岗敬业,令我大受感动——虽然工作经验丰富的沈昭早在昌平时期就说过,官员们这么写只是想多挣点儿薪水。
咳,但他们干的确实不错嘛,文章写夸张点怎么啦?我就要给他们涨薪水!
进入洛京城,迎面而来的便是洛京地标性建筑——修缮后的平王东迁纪念碑。在这里,我再次温习了“犬戎之乱”“平王东迁”“洛邑建城”等先王创业史,并决心在今年的良才选拔中出几道相关的题。
东西市里,商贩虽少但井然有序,商品衣食住行样样齐全,其中甚至包括黄壹的“凉记瓜果铺”——不得不说,作为要质量有质量要宣传有宣传的店家,这间铺子前面挤得都是人。
我排了半个时辰的队都没排到,怪不得沈昭天天一大早去抢特价菜。
又过了一刻钟,排在我前面的顾客突然盯着我看了几下,然后用全街都能听到的声音大喊:“姬大人!是姬大人啊!”
于是在场的大家队也不排了,菜也不买了,里三圈外三圈热泪盈眶地围着我,争先恐后的往我怀里塞蔬菜瓜果,有表达感谢的,有含泪欢呼的,甚至有请我去坐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