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郑子铛
先把时间往前调一调。
我从去年开始就接手了一项重要任务——修路,修一条从徐远到凉州的路。
虽说我确实在过年期间回到了徐远,而且其实路在那个时候就修出主体了,但我身为大周工造,虽说没什么文化吧,精益求精的道理还是明白的,这种事情可不能糊弄。
于是新年结束后,我就回到了工地,继续徐凉砥道的规划修建工程。
在这期间,大周经历了西昌一堆又一堆的事,连我都差点被喊去帮忙。不过幸好最终解决了,不然我路都修不安心。
不过虽然波折挺大,但在工部官吏的努力与沿线百姓的帮助下,徐凉大道终于是修好了。
我看着平整宽阔的路面,高兴得不得了。
这才是利州利民的实用工程嘛,比什么成堆成堆强迫百姓修的烽火台强多了!没错!说的就是那个魏昴!
太守大人十分兴奋, 亲笔题字——“徐凉第壹路”,并鼓励我们再接再励。
虽说字貌似有点丑…不不不,这应该是自成一派!有太守大人的个性!
开始修路的时候,黄司农曾经建议我们在路边种点树,他分析了地形地貌,说种树有利于一大堆的方面。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现在看来,他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竣工的第一周,文十三居然从凉州赶了过来,夸奖了这条路,说比凉州的“羊拉屎”型建筑强多了,希望我们再接再厉。
…这应该是夸奖吧…我连连点头,生怕她训我一顿。
等等,我才是工造啊…
200.沈昭
时间依然要上前调一调。
去年我们收复凉州后,申将军在巡边中对凉州的边防建筑十分不满,于是请了文十三和郑子铛去修边防线。
结果之后又是挖出商周古迹,又是修路,又是种树,又是大建设的,后面还有和狄人的战争,和谈,互市;与各州使者的新年祝福,外交,祭祖;和西昌的冲突,计划,平乱……
…这么看来,我们可真是忙碌又能干啊。
不过说这些,主要是因为年节期间发生的一件事。
上元前后,文十三突然上书,说想继续留在凉州。
没错,文十三自从去年因为修边防建筑被请去凉州后,就一直留在凉州,哪怕是边防建筑早就修好了,也没有回来的打算。
我们也劝过她,让她早些回来,但她说凉州不仅建筑工程一抓瞎,连行政系统都乱七八糟,她实在看不下去了,想趁自己还有点用,做些能做的。
我很感动。文十三娘,她凭借自己的身份,哪怕天天花天酒地,只要不违法我们都不会怎么说,但她却想跑去又偏僻又陌生的凉州帮忙,一点也没有考虑她自己。
但是文十三…她是怎么做到把“想帮忙”说得这么难听的…
个人特色?
不过考虑到凉州确实官吏紧缺,文十三也有丰富的文书工作经验,身份地位还特殊,我就顺水推舟,让她当了政史校事。
而文十三干得也确实不错,不仅效率高,能力强,还积极和跨州工程交流对接,这可能也是她能第一时间去检查“徐凉壹路”的原因。
其实刚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有背景”空降长官,凉州多有对此不满的官员。有排挤她的,有阴阳怪气的,有故意不听命令的…
但那可是文十三啊。排挤她的她骂了回去,阴阳怪气的她骂了回去,不听命令的她直接裁了…
而且她自己也带头,不享乐不勾心斗角,能力强态度还认真,成功折服了一大批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