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姜意如
于是,双方充分交流了意见,并就狄、夏矛盾做出了深入讨论,最终于部分问题达成一致。
在征求贺兰部首领单于、左右王同意后,双方进行协商谈判,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拟订《停战协议》《互市草例》,进一步加深了贺、徐双方的友谊。本次会谈是有益的…
早这样不就好了么!一上来弄什么刀斧手啊,真是吓人。
我努力控制住自己高兴得抽抽的小腿,潇洒走出营帐,留下一片饱受震撼的狄人面对《草例》抓耳挠腮。
“这…我们当初是不是只想拖时间来着?怎么莫名其妙就真和谈了?”
“但小首领…我是说单于大人也说了,和谈其实可以试试,如果他们是真心的,那对我们也没坏处。”
“我觉得他们是真心的,和以前的凉州不一样。他们抓了俘虏都好吃好喝养着,甚至还会放回来呢,真想和我们打的,哪会这样?”
“而且我觉得他说的有理 … 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谁想上战场啊…”
178.申玖梁
其实小姜走之后,我是一直捏着把汗。狄人和我们不知道打了几百年了,也不是没人努力过,现在单靠一个新人就想解决,听着也太不现实。
所以当我看到小姜回来后,第一反应是去安慰他,告诉他你已经做的不错了,和谈失败很正常。
但小姜淡定地拿出了《停战协议》《互市草例》——带有贺兰部首领签字的《停战协议》《互市草例》。
他用一种云淡风轻,波澜不惊,或者说“就这?”的表情说:“将军,初步和谈成功了,接下来的细则就交由二司五部定夺吧。”
啊?
也就是说,困扰了那么多代人,那么多君主的北狄问题就这么被你一句话云淡风轻的解决了?你这么能忽悠…不是,你这么能说?小说都不会这么写!
我看着姜意如那似装非装的表情,突然有种没来由的憋屈。
也许是我的表现过于夸张,小姜见我这样,脸上似乎泛起了可疑的红晕,用某种好像压抑不住的兴奋语气开口了:
“也…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啦…我们大周实力强,狄人讨不到便宜;将军对俘虏宽厚,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新首领贺兰呼思想先进,愿意尝试…总之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哪里是我三言两语一哄二骗就能成功的!”
…该死,这人成绩又好能力又强,不爱炫耀脾气还好…怎么感觉更憋屈了!
总之,狄人的问题暂时算解决了——建川部主要在燕山附近,离大周有些距离,暂时不用担心。
而小姜已经把主要的都谈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边边角角我也不太清楚,也不用太了解——反正都是沈昭和惊云他们管的。
之后就是建互市,这个我也不用了解太多,反正是文十三娘和郑工造负责的。
…怎么感觉我现在快和姬憨憨一样没用了。
经过凉州现任政史的考察,互市建在了明德镇——此处地形开阔,四通八达,离长城还近,安全,方便交易。
有了官府的支持和津贴,明德互市建得很快,没多久就顺利开张了。
虽说狄人们嘴上喊着“坚决不和中原人做生意”,但天论是官府还是民间,来得一个比一个积极。
用作商品的马,牛,羊更是把方圆十里的空地全占完了,还差点发生踩踏事故。
甚至天天闲着没事儿在北凉跑马的乐将军都想来凑热闹,但被他的手下们拉回去了——乐迁的名声就是靠打北狄打出来的,他去了没谁会整出什么外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