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郑子铛
过年节当然要吃年夜饭啦!我当初还答应过申将军要给他做饭的,可不能食言!
我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准备带领御膳房一众人员做出让所有人满意的佳肴。
中行大人知道后,对此事十分重视。他郑重的交给我一份菜单,说一定要照着这个做。
出于对老资历的新任礼部宗伯的尊重,我认真研究了一下这张单子。上面写着什么“三羹”“五齑”“七菹(zu)”“八珍”“八簋”……可能是我的文化水平太低,总之,我照着《雅音》研究了好久才弄明白它们怎么读。
但光知道怎么读还不够,我还要明白它们怎么做呢。
我翻遍藏室古籍也没弄懂这个问题,于是我认真地去请教申将军——额,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懂不懂,但我从昌平那时候就是他的士兵了,和他最熟嘛。
将军大人接过单子,随便扫两眼就不耐烦地把它扔了。
“别管中行那个书呆子。真是的,大过年的怎么还拿这些老东西难为小郑…没事儿,什么好吃就指挥膳房做什么! ”
他的语气又自信又坚定,透露出一股“听我的准没错”的气势。
…真的没问题?算了,他可是申将军啊,只要不往六英坊跑,那就肯定没问题。
于是我兴高彩烈地指挥庖厨们去做蒸羊羔蒸熊手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菜端上来后,中行大人的脸似乎黑了,嘴里还小声嘟囔着什么。
不过很快他就不这样了,因为他的饭也端上来了。
收拾餐具时,我发现他的食盒比铜鉴都光亮。
好吧,申将军的话果然没错。
166.王惊云:
过年节,自然少不了省亲。
除夕夜和诸位一起吃完年夜饭后,元日一早,我就往江州老家赶。
真怀念啊,我还记得当初姬憨憨想用高官厚禄请我出山。那时候他还是个穷小子,小申也不是什么大将军,而沈昭啊,黄壹啊还不知道在哪呢…现在居然都这么热闹了,年夜饭都能凑一大堂的人。
为了避免荀鞅和姜意如的尴尬居局面发生在我身上,我特意提前叮嘱父老乡亲不要挂横幅,不要夹道欢迎,仪式一切从简。
走在街道上,百姓们都像往常一样生活着,并没有因为我的回乡出现任何异常。
很好,看来家里人安排得不错嘛。
回到家后,家里人还是老样子,一个劲的嘘寒问暖,送了我不少东西,生怕我受累;我也给他们带去了些邯郸特产,还给族内姊妹兄弟们送了小礼物。
吃完晌午饭,我离开王宅,想到处走走。也许是想得频繁,不知不觉,我居然转到了当初“躬耕”的宅子。
嗯,空气清新,人迹罕至,幽静恬…
不对啊,怎么这么多人?出什么事了?
我满脸问号,凑过去看热闹。
只见一位导游模样的领头人正站在一块石头上,以高出周围人一截的身高迅速抓住了我的眼球。他眉飞色舞,讲得头头是道: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惊云山——这是当年王惊云大人隐居的地方;
上面的建筑是惊云屋——这是当年王大人住的地方;
旁边的篱笆是惊云篱——这是当年王大人卡住的地方…
什么鬼?
我一扭头,一块实木大牌子正写我对视。
上书:
“惊云故里
江州五甲级景区
观光费半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