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郑子铛
我叫郑子铛,叫这名字是因为我出生的那天家里终于有了口铁锅,我爹娘为铁锅的出现异常欣喜,于是以此纪念。
我原本是韩地新郑人,后来魏尚书把韩地吞了,我就成了南平人。不过问题不大,反正在哪过不是过嘛。
至少我当年是这么想的。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泥瓦匠的孩子,优点是擅长做饭和盖房子,擅长盖房子是因为我爹擅长盖房子,擅长做饭是因为我喜欢吃。所以当时的我,每天过着盖房子与吃饭的平凡生活。
可惜,这种日子在魏尚书并韩后就结束了。
因为我当年的想法与现实有出入,有些地方是真的活不下去的。
因为魏尚书天天打仗,动不动就征粮征兵拉壮丁,把我家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某天,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我不得不上集买点儿豆饭来垫垫肚子。我才刚扒两口,连”这饭真难吃”都还没说出口呢,就被拉壮丁的魏兵瞅见了。
他们见了我,也不拖泥带水,开口就问:“你会干啥?”
我老实回答:“做饭,吃饭。”
然后我就被抓到军营做了两年饭。
我好容易趁着下军闹饷逃回来了,结果还没在家躺两天呢,又遇到了拉壮丁的。
魏兵问:“你会干啥?”
我这次学聪明了,我回答说:“盖房子,住房子。”我想,这下总没人要我了吧?
然后我就被抓到州界盖了三年烽火台和城墙边防线。
于是我决定不反抗了,因为实在没办法啊。
再后来,魏昴非要打徐远,然后恶有恶报被齐燕联军打败了;
再后来,我在的后勤部跑得慢,被扔下当了俘虏;
再后来,我莫名其妙被编入了昌平军,成了申将军的兵。
在哪当兵不是当么,我认命行了吧。
我放弃挣扎,每天按时吃饭。
可是后来我发现,兵和兵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儿当兵好像还不差,不被扣军响、不被上级欺压、逢年过节还能省亲。
最重要的是,大锅饭里甚至有肉吃。
挺好的,挺好的。
我边想边往嘴里送蘑菇。
103.沈昭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边喝养生茶边批公文。
茶是黄司农送的,据说是《新编斗贪官》官方授权限量联名款,能养生护发,上面还印有荀州管最爱说的孔孟语录。
我泡了包“孟母三迁”的,开始看申玖梁写的工作报告。
我轻车熟路的在一堆华而不实的标准应试“洛派”语句中找到了重点。
[注:洛派:作者造词,即洛邑(京)学派,特点是华而不实,偏词怪字,但想入仕,“洛文”必须达标。因为考官喜欢。申玖梁洛文很好。]
我仔细阅读后,决定先把被骂了两尺帛的大工造放一边儿——事关重大,大工造又是前徐远官员,贸然撤职不利局势稳定。
不过文中这个叫郑子铛的,能在如此情况下坐怀不乱,还精于建造和烹饪,倒确实是个人才。
我决定派人去考查一下。
如果考察一番后发现能力不错,倒是可以重用——徐远现在官员空缺不小,少工造还没满人呢。
以及…这巨额报销是怎么回事!?
我数着上面的个、十、百、千、万、十万,签“批准”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104.郑子铛
此刻,我正在上早课。
[注:早课:徐远为提高士兵文化水平开设的文化课,与农课相似]
看着老先生往我作业本上盖的小红花,啃着刚烤的南瓜饼,我觉得我简直是全徐远最幸福的人。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郑子铛!有人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