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绝对球感[乒乓] > 第28章 封训碎记(一)

第28章 封训碎记(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跟杨雾打的这一场属实有点累,陆筝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句削球手真不好打。

杨雾在队内并不算主力,陆筝赢过罗晓溪,赢过邓琳,赢过方穗禾,可她跟杨雾打的时候依旧感到吃力。

可见乒乓球的输赢并不仅仅取决于对手的排名或是以往的胜负记录,而是每一分、每一局的较量,每一次技术的发挥和心理的对抗。

波兰公开赛男队没有参加,比起跋山涉水以赛代练,李国伦选择在鹭岛狠狠加练。

陆筝再次夺冠,《乒坛纵横》的记者们坐不住了。

《乒坛纵横》是中国乒乓球协会和中国体育报合办的国内唯一乒乓球专业性刊物,除了报道国内外重大赛事和乒坛重要信息,还及时介绍世界乒坛的新动向、新打法、新技术,展示中外优秀选手的成才之路及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技术。

陆筝的胜利,不仅是她个人能力的展现,也是国乒队训练成果的体现,这对于《乒坛纵横》来说,是绝佳的报道素材。

高然是《乒坛纵横》的文字记者,她和摄影记者韦文州是出勤率最高的搭配组合,国乒队的众人都对俩人比较熟悉,可以说每年见他(她)俩的次数比见家人还多。

这次封闭集训自然少不了选题,男队女队各出一篇稿子,韦文州先去鹭岛的男队取材,而后和高然会师一起去女队。

高然得到了主编的新指示,除三位主力队员外,多抓取陆筝的素材。

这是一个信号,表明陆筝在乒坛的地位日益上升,她的故事和成长经历对于《乒坛纵横》的读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一旦她在世乒赛取得成绩,可以负责任的说,短期内乒坛不会再有比她更有话题度的球员。

高然和韦文州到达训练中心时,距离陆筝波兰公开赛夺冠已过去八天,她正在和邓琳进行左右式的配对训练。

由于男队女队分开封训,女双的训练先提升日程。

双打和单打有明显的差异,单打是选手自主控制每个球的节奏,而双打是两个人之间的配合,因为来了球以后选手处理完自己的球,还要考虑队友下一板球好不好处理,要时刻留出足够的击球位置和空间给队友。

两个人在相互转换的过程当中,球路的衔接,落点的把控,以及节奏的配合都非常重要。

打个比方,单打是孤独的战士,独自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如同指挥着一场无声的交响乐。而双打,则是两位舞者在球桌上的华尔兹,每一次挥拍都是对彼此的信任和默契的考验。球来球往,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陆筝和邓琳在衔接转换时脚下不停的进行碎步和垫步的调整,高然不愧是敏锐的记者,目光如猎鹰一般锐利,她注意到陆筝那份“初来乍到”的生涩,于是轻声向林立骅探寻:“她们是新配对的吗?”

林立骅点了点头,回答道:“对,她们最近才开始配对训练的。陆筝之前一直专注于单打,但考虑到团队的整体实力和战术需要,我们决定让她尝试双打。邓琳在双打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她能带动陆筝,快速提升她们的配合度。”

在说话艺术上,林立骅的造诣一点不比李国伦差。

明明一开始就是奔着让陆筝打双打去的,这么一解释倒显得国乒队的战略规划高瞻远瞩起来。

程斌在一旁指导着,他的声音坚定有力:“陆筝,注意你的站位,给邓琳留出足够的空间。邓琳,你的回球要更有攻击性,这样才能给陆筝创造机会。”

陆筝显然还没摸透双打的节奏,她有好几次抢占了邓琳的击球位置,导致邓琳接球失败。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至少二人没有撞在一起过,不像之后的混双训练,陆筝和冯戎玩了好一阵的“碰碰车”…

陆筝的目光紧紧锁定着球,同时努力理解邓琳的每一个动作和意图,邓琳也在不断地给予她指导和鼓励:“筝筝,不要急,我们慢慢来。”

韦文州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幕,给陆筝的脸来了一张大特写,他在脑海中已经想好怎样描述这张图片了:陆筝,这位在单打赛场上屡创佳绩的选手,如今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双打。她的动作或许还不够流畅,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决心。邓琳,经验丰富的双打选手,正耐心地引导着陆筝,她们之间的每一次交流都是对胜利的渴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