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筝稳稳当当地再次将球压回冯佳婷的反手位,这球理论上只要上台就能结束战斗,可冯佳婷在完全失去位置的情况下,竟然瞬间将球拍从右手换至左手,在扑向反手位的过程中顺势勾了一板,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克制的轻呼声。
不过这球陆筝救了回来,恰巧也落在她的反手位,她迈出了自己能迈的最大幅度步伐,加上左右开弓换手把球抡了回去,这还不算,那个球还是个穿越球,弧线压的极低,冯佳婷压根没有挑的机会,陆筝赢下了这一分。
这一回球落地时,所有人都为二人的惊艳回击拍手称赞,串门的男队员们也打从心底里佩服二人这一球,精彩!隔壁的男队被突然的喝彩声吓了一跳,纷纷看向女队这边。
换手击球考验运动员的什么素质呢?可能并不是弱手的能力,也不是换手的娴熟程度,而是在脚步快速移动和换手击球这两个方案之间进行判断,然后选用耗时更短的那个。
在世界乒坛,成功命中的换手击球本就十分罕见,且大都由男运动员完成,作为女运动员,冯佳婷和陆筝敢于在比赛的关键时刻秀出灵感技惊四座,则更显难得和珍贵,特别是陆筝。
换手击球本来就是遭遇对手变线,自己脚步跟不上,不得已而为之,既然是死马当活马医,能打到球已经很不容易,还要上台,还要变被动为主动,还要得分,那就更难了,而陆筝在遭遇对手换手击球的情况下,首先心态没有被冲击,然后自己也来了一个换手击球,最后还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难度。
穿越球指的是没有从球网上方经过,而是从球台侧面绕过网柱,打到对方球台的回球。这样的非常规回球往往会使对手来不及反应,或者因为球弹跳高度低而无从还击,而且没有了球网的束缚,能把球拉的弧线很低,可以说贴着球台过去,产生“球怎么不跳”的错觉。
冯佳婷已经打出了神仙球,陆筝又回了个神仙球上球,双层buff才是大家叹为观止的原因。
林立骅笑得比阳光都灿烂,根本合不拢嘴,他敢说这一球绝对能载入乒乓史册,只可惜没对外公开,不过队内赛有摄像记录,也算留存下来了。
钟承翊看到陆筝的回球时咧开嘴笑了,随即单手撑着腰离开现场,没加入大家的夸夸团。
袁辛本来还在鼓掌,见钟承翊走了立马小跑跟上去。
“这球是真不错,像我的风格。”袁辛连跑带跳,脸上藏不住的雀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刚打出个神仙球。
钟承翊的语气带着一丝叹息,像是在感慨:“本来还觉得挺像我的,怎么就长歪了。”
“不服输这一点确实有点像你哈哈。”袁辛笑得没心没肺,下一瞬突然反应过来,上演了笑容消失术:“等等,什么叫长歪了?”
“长歪”的陆筝被小伙伴们好一阵夸,转头一看,冯佳婷也被小伙伴们围在中间,她顿时心里平衡了。
这一球不是她一个人造就的,她和冯佳婷缺一不可。
下一场徐梦对邓琳,两个都是陆筝的小伙伴,谁赢球她都矜持的鼓掌,嘴角只是礼貌性的扯了个小弧度。笑的太开心好像不太好,一个人赢球意味着另一个人输球,一碗水要端平!
邓琳以4-2赢了徐梦,下午的决赛名单便是陆筝VS邓琳。
从前在市队时邓琳也跟陆筝打过几回,战况是陆筝三胜四负,距离二人上一次交手也已过了小半年。
成长后的陆筝对上曾经的“小师父”,结果会如何呢?
这个先暂且放着,下午的事下午再说,中午吃饭的时候陆筝被训了一顿。
别看林立骅在比赛时给予陆筝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其实他看得可认真了,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憋了个大招等赛后算账。
因为邓琳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林立骅觉得有必要在赛前先给陆筝做一下思想工作。
午饭期间二人都没去食堂,陆筝跟着林立骅回了办公室。
“你还在市队的时候我就看过你比赛,一直到现在进了国家队,你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知道是什么吗?”
“还有今天那个球,也有问题。”
陆筝:?
别的就算了,怎么打了个好球也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