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屯村集体以养殖基地在本村的土地使用权入股,拥有10%的股份,是为第二大股东。
然后是张表舅个人出资占股8%。
最后,张家屯56户人家集体出资,共同持有剩余31%的股份。其中,为避免有人恶意“吃绝户”,村民个人持股者允许退股,但不允许转让。
苏丽珍之所以想要全体村民入股,一方面是因为张家屯及其周边村落整体地广人稀,位置还是有些偏僻,因此难免会引来游手好闲之人打主意。况且就算是屯中人,时间长了,也说不好会起歪心思。
小偷小摸不算什么,就怕红眼病看不得别人好,往河里井里随便投几包耗子药,那损失就大了去了。
但是如果这养殖基地人人有份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利益,大家必然互相监督,一致对外,能最大程度维护养殖基地的安全。
另一方面,当初允许村民入股的一个条件就是今后不允许村民在家中饲养数目超过三只以上的鸡鸭,以此避免散户家里出现感染疫病的鸡鸭,进而影响到整个基地。
张家屯的村民对于能入股苏丽珍的养殖基地都十分高兴。一则是这几年得益于苏丽珍的帮扶,大家日子都富裕起来了,所以人们信得过苏丽珍,也乐意跟着她干。
再则,当初为了挣钱,几乎家家都是一边搞养殖、一边扣大棚种菜。钱是挣到了,可累也是真的累。加上中间也确实出现过有的人家因为实在忙不过来,对家里的鸡鸭疏于管理,结果鸡鸭闹了疫病,一死一大窝,甚至还牵连了左邻右舍。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想明白了,他们每个人都不是三头六臂,做不到面面俱到,遇事不能“眼大,肚子小”。
老话说:那都得掂量着来。
所以一听说苏丽珍要在屯子里建养殖基地,还要带他们入伙,他们是一点没犹豫就答应了。
不让多养鸡鸭也没啥,别说人家起码还允许他们养三只,就是一只不让养,他们也没意见。
一分钱的心不操,年底直接就拿分红,这不比啥都强?
而且院子里不养那些鸡鸭了,干净利索的,大家也能专心管大棚。再不用担心屯子里哪家没留心,让鸡鸭遭了瘟,再影响了自家。
所以在双方都十分愿意的前提下,这养殖基地建立地十分顺利。
基地差不多跟食品厂前后脚开工,于今年五月底的时候完工,开始投入使用。
六月初,苏丽珍就通过凤城养殖场购买了鸡鸭雏各五千只,计划等首批鸡鸭长成后再自主进行繁殖育种工作,逐渐扩大养殖规模。
如今基地内的日常管理,苏丽珍都交给了张表舅负责。
张表舅为了不辜负苏丽珍一番信任,对基地的事十分上心,为此三不五时就跑到食品厂那边跟苏振东讨教管理经验。
除了张表舅和张家两个儿子外,她还特地聘请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兽医和两名擅长给鸡鸭育种的专业人员。
加上在屯子里雇的几名养殖好手和门卫、做饭等人,如今整个基地加起来也有十五人了。
目前基地尚处于初期阶段,事情多而杂,张表舅几乎整天都待在基地里。
上次她来时,就听门卫的工作人员提起过,说是张表舅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委实辛苦。
苏丽珍和苏振东下了车,先直奔门卫接待室。
因为是养殖行业,所以基地内一般不允许闲杂人入内。如果有客人来访,第一站就是先在门口的接待室登记。
值班的人看见是苏丽珍过来,赶忙从屋里迎了出来。
苏丽珍跟他打了声招呼,正要问他张表舅是不是又许久没回家时,没想到这次却得了个意外答案。原来门卫告诉他们,今天午前十一点多的时候,张表舅的大舅哥来了,张表舅把人领回了家,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苏丽珍一听这话,原本准备迈进基地里的脚一下就顿住了。
她看了眼时间,现在已经快下午两点了,如果只是陈家大伯过来,以张表舅的性子不该耽误这么久,看起来倒像是被什么事拌住了。
于是,她便转头对苏振东道:“东叔,既然这样,咱们先去表舅家看看吧。”
苏振东自然没什么意见。
两人跟门卫打了招呼,然后就步行往屯中张表舅家走去。
路上,苏振东还忍不住开口道:“是不是老陈大哥有什么事啊?不过我今早看他给店里送菜的时候好像没啥问题啊!”
张表舅因为要负责养殖基地的事,自然没办法像从前那样帮火锅店和卤肉店收购食材。
不过自从食品公司成立后,卤肉店的业务就由食品公司统一管理了。
但还有火锅店呢。
尤其火锅店作为卤味最开始售卖的地方,所以卤味部分也一直保留着。只不过每日数量有限,勉强供到店的客人堂食而已。
加上店里无论是火锅、还是串串麻辣烫,每日需要的食材量都不小,还是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采购人员。
张表舅就推荐了自家大舅哥陈家老大。
苏丽珍没怎么多想就答应了。
对于她来说,陈家大伯本身也是熟人,而且人品同样可靠。
食材至关重要,那自然越是知根知底的,越好。
所以现在就是陈大伯帮忙负责供应火锅店的食材。
苏丽珍听了苏振东的话,只道:“也许是咱们多心了,先去表舅家看过再说吧。”
叔侄俩很快到了张家。
这边乡下人家白天里总是习惯性敞着大门,所以两人直接就进了院子。
这会儿,院子里静悄悄的,这就有些不太寻常。
这两年苏丽珍来张家来得勤。除非是寒冬腊月,要不然每次她来时,院子里总是有人。
要么是张家的姨姥姥带着孙女和孙媳妇们搓玉米、做编织;要么是孙辈几个淘气小子蹦跳玩闹,还从没像今天这样安静过。
叔侄俩对视一眼,都没吱声,穿过院子,继续往正房走。
快到正房门口时,苏丽珍顺着东边正房敞开的窗户,一眼看到屋内临窗大炕上正背对他们坐着的姨姥姥和陈大伯。
在往里,是侧对着窗户的张表舅,然后是其他张家人。
第一眼确定张表舅他们都在,苏丽珍下意识露出笑容,刚要出声喊人时,屋里忽然传来一道央求声:
“爹,您老就帮俺说一句话吧!俺娘家为了建这个豆腐坊把这些年的老本儿都搭进去了,俺不能眼睁睁看着这豆腐坊倒了啊!”
“现在只要您帮儿媳跟珍珍说一声,让她那厂子能收俺娘家做的豆腐,那俺娘家就有活路了!”
听了这两句话,苏丽珍唇角的笑意便淡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