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时她也可以找刘五爷帮忙,把村民们手里的家禽牲畜卖出去。

此外,东北天冷的早,凤城十月底就零下了,而种地却要等到来年五一前后,这么长的空档期如果能利用起来,比如盖大棚种植反季蔬菜,也不失为一个挣钱的好办法。

她自打重生后就一直有收集报纸和时文期刊的习惯。去年她就曾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一条报道,说国家分别于1975年、1976年和1978年,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科研协作会”会议,大棚种植模式及相关技术渐趋成熟。

一方面,她想通过农大的赵老,帮忙介绍懂得大棚种植技术的老师或者学生,到时将人请到村子里指导大伙儿学习技术。

另一方面,她知道盖大棚最主要的是塑料薄膜。

现在普通人进建材商店买塑料布还需要工业券,而盖一座蔬菜大棚要用到的塑料布,仅靠三瓜俩枣的工业券显然是杯水车薪,怕是将来只这一项就难倒所有人。

而她的“筑梦”公司这小半年因为薛老爷子牵线搭桥,打通了不少建材厂家,其中有两家刚好能生产塑料布。

所以到时由“筑梦”出面集中采购,回头再转卖给乡亲们;或者直接签订协议,未来二、三年内,以大棚出产的农产品来抵扣这笔款项。

这样既能解决乡亲们盖大棚的原材料问题,也能适当缓解大伙儿前期的经济压力。

不过这后一条她暂时先不打算说出来,不说“升米恩,斗米仇”,单说她想帮助大伙儿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不假,但不代表要大包大揽,事事兜底,因此反倒养出大家的惰性。

而等苏丽珍陆续说完自己的想法,张表舅整个人都听住了!

他连车也顾不上赶了,匆匆把马车停在路边,就急急问苏丽珍道:“珍珍,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你真要教俺们村大伙儿养牲口,还有那个盖大棚?”

苏丽珍闻言,笑着纠正道:“表舅,不是我教,是我去农大请专业的老师来教导大家。”

张表舅一拍大腿,“都一样!珍珍啊,你这可是帮了俺们一个大忙!”

是屯子里大伙儿不想多养几只鸡鸭吗?

当然不是!

农村一向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不算。”

这玩意儿三只、五只的好摆弄,十只、八只的也不算难,可再多了,它就不好整了。一赶上闹瘟闹病的,小鸡小鸭就一窝一窝的死,啥招也不管用。

再加上你想让这些东西多长肉、勤下蛋,光靠喂菜叶子、杂草可不行,得顿顿搭配粮食谷物,隔三差五还要弄点鱼虾、虫子之类的荤腥,这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大伙儿谁家也不敢一次抓太多,就怕一个不注意,赔个底儿朝天。

这要是有专门懂行的专家师傅来教导指点大家,那可解决老大的问题了!

还有那个盖大棚种反季菜,听着就适合他们这嘎达。要不然一冬天好几个月,屯子里老少爷儿们猫冬闲不住,总偷摸凑在一起耍钱喝大酒。糟蹋钱不说,还带坏风气,把底下小辈们都教坏了,大队长和书记为这事没少生气。

到时候让大伙儿有事干,还能挣钱,这多好啊!

他这一年抽空跟着儿子认了不少字,虽然看报纸还费劲,可他按苏老弟教的,一有空就听收音机,现在不说多有文化,起码的见识还是有一点的。

他知道这世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学问,种地养鸡也一样,听说有专家研究出的新型粮种,亩产量能原地翻一番!这可不是光凭他们种一辈子地就能弄出来的。

所以说还是得有学问,懂知识,它能让人的路子越走越宽。

张表舅是越想越高兴,脸上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住,一叠声夸苏丽珍有心。

张表舅的反应也在苏丽珍意料内,只是她担心屯子里民风保守,有些人家会觉得她没事找事。

她倒也不是非要所有人都听自己的,只是也怕自己凡事想当然,到时候真实施起来,犹如空中楼阁,好处还没坏处多,反倒浪费乡亲们的时间精力,所以还是想征求一下村里人的意见。

“表舅,您看村里大伙儿能愿意吗?我想着咱们是不是先跟大队长和书记商量一下,如果他们也觉得没问题,我再着手安排。”

张表舅忙道:“他们有啥不愿意的!这是珍珍你看的起他们,放在别的屯子,那是他们求爷爷告奶奶都求不来的好事!”

“不过找大队干部事先说一下也是应该的,你与屯子里非亲非故的,平啥白白给他们出这么大力,咱得让他们这些管事的记住这个人情!放心吧,这事就交给表舅,到时候我给你去找他们。”

苏丽珍听了失笑,她本来没这个意思,表舅却不愿她平白出力。再想想这两天张家人对她的悉心照顾,真觉得血脉亲人也不过如此。

再看看旁边一直拉着她的手,满眼崇拜骄傲的小麦姐,不由也跟着扬起唇角。

她不愿想起过去的自己,那些负面的情绪如今仍能轻易左右现在的她。

可这一世身边的人都这样好,真的太好了,她舍不得辜负他们。

越是接近市区,路段越好,所以他们回去时,用的时间比去时要快,差不多九点刚过就到了饭店。

苏丽珍跳下车,顺手扯过一大兜子干菜,准备进店喊人过来帮忙卸车。

刚一进店就见王树惊喜地迎上来,“珍珍回来了!”

苏丽珍朝他笑了笑,“回来了,我爸妈这两天还好吧?”

王树一边十分有眼力见儿地接过她手里的干菜兜子,一边飞快答道:“好着呢!就是叔和婶子嘴上不说,但是大伙儿都能看得出来,他们还挺惦记你和小麦的。”

说完,他又忙补充道:“哦,对了,那天咱们救过的孟老出院了,和前儿那位沈先生今天又一起过来了,叔和婶子亲自接待的,人才刚进包厢几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