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烽火燃七星[战国] > 第92章 胡服令

第92章 胡服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抵达王宫外,乐毅先行入宫通传,半个时辰后他出来告知二人赵王同意楚暄明日觐见,并为二人安排了住所,由乐毅领着他们过去。

次日一早,乐毅就带着二人来到议政厅,让他们先在此等候,赵王下了朝后就来。

今日乐毅身边跟着个作胡人打扮的大汉,这会儿坐到二人的对案,安排好后乐毅命宫侍去沏茶,自己出去取了些政务公文,留下三人在议政厅大眼瞪小眼。

那胡人看了他们几眼,许是觉得无趣,语言不通无法沟通,便闭眼假寐。

楚暄与林辙互看了一眼,见对方闭目养神,楚暄才得以大胆打量起这胡人来。

只见他头戴一顶黄金珰王冠,冠上绣着一枚金蝉小像,冠下垂着两条貂尾直达胸前,光是这帽子就十分浮夸,也体现出贵气。

他身上穿着件皮质大袄,与中原人的深衣不同,这大袄的领口开在左侧,领子上的绒毛挡住了下颚,再加上一嘴的络腮胡子,倒看不清对方的真容。

除却头顶的黄金冠,另一处夺人眼球的便是腰带,其上镶着珠宝玉石,两侧挂着金钩,最惹眼的是右侧悬着的一条白貂大尾巴,垂至地面,毛茸茸的。

楚暄被这大尾巴所吸引,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抬眼时才瞧见对方正睁着眼盯着自己。

这目光令楚暄一个激灵,炯炯有神凝视着他有些发毛,一旁的林辙见状立刻坐到楚暄身旁瞪了那胡人一眼。

那胡人并未移开眼,也没有因林辙的不善而发怒,反倒勾起嘴角,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二人。

这略显尴尬的局面直到乐毅抱着个木箱踏门而入才被打破。

乐毅在外头便瞧见里头的三人僵持住,忍不住笑出声,进了政事厅将手中的木箱置于案上,坐到胡人身旁瞟了他一眼,对对案的二人笑道:“王上已退朝,不多时便会到议政厅,还请二位稍等片刻。”

二人闻言点头。

乐毅从箱中取出几捆竹简看了几眼,眉头越皱越深。

楚暄喝了口茶,默默观察他的神情,片刻后见乐毅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还是不行,真是难办啊。”

楚暄看了他一会儿,见乐毅抬眼望向自己,才询问道:“将军可是有什么难处?楚某不才,但愿相助。”

乐毅思忖片刻,点头道:“楚公子应当有所耳闻,这几年我王在朝中施行军事变革——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楚暄想起那日在客栈听到伙计提到过变法一事。

“楚公子来邯郸这几日也看到了,赵国与中原不同,是胡人与中原人混居之地,邯郸城内胡赵相处和睦,但北地的林胡、娄烦等诸胡却不那么友善。”

赵国东北部同东胡相接,北面同匈奴相邻,西北又同林胡和娄烦接壤,游牧民族常以骑兵侵扰赵国边境,破坏边境农业生产,干扰百姓的生活,特别是秋收和入冬时节,胡人骑兵时常出没于边境地区搜刮农耕作物,践踏农田,有的甚至会将百姓的住宅洗劫一空,夺取防寒的物具,这些都对赵国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种情况以维持十数年,赵雍上位后曾派兵前去讨伐诸胡,但北地多密林,战车不易穿行,胡人多骑马,骑兵于树林间穿梭自如,神出鬼没,几次将赵军击退。

“王上与众朝臣反复商议后最终他提出‘胡服骑射’的策略,即命军队采用胡人的服饰,将原本宽大的军服改为短装,胡服上褶下绔,束皮带,腰系以金钩为饰的具带【1】,士卒们头戴鸟羽武冠,下踏皮靴,这样便于骑射。”

说话间乐毅看向邻座的胡人,这胡人穿的正是他所说的胡服。

乐毅继续道:“此举是取胡人之长补赵国军队之短,王上还大力发展骑兵,训练骑射、马背攻防作战,王上下令在北边的代郡建骑邑并派重臣肥义、赵固等人前往代郡管辖,旨意发展代地的经济,欲将其发展为赵国的第二大都城。”

“但这些却遭到众朝臣的反对。”乐毅轻叹,“特别是以公子成为首的宗亲们。”

楚暄疑惑:“这不是好事吗?为何要反对?”

乐毅:“因为王上要求宗室贵族们一起穿胡服,以身作则,从朝廷到军队都要穿。”

楚暄不解:“让将士们穿就好了,为何还要宗室贵族们也穿?”

“不,他们必须穿!”那胡人突然开口,声音洪亮透彻。

楚暄被他吓了一跳,但这胡人说话声音无半点强调,字正腔圆,中气十足,或许是自幼生在邯郸,学得一口流利的中原话自是不在话下。

想到这便没多在意,只和对方礼貌地笑了笑,继续听乐毅说:“王上的意思就是要他们穿。”

听此话后楚暄立刻领会:“所以赵王本意在变法,目的是打压宗室贵族们的势力。”

乐毅满意点头:“楚公子机敏,王上正是此意,故而难以推行。”

“理解。”楚暄回想起自己曾在魏国朝中想要重施李愧变法也是遭到众宗亲权贵的反对,不由轻叹,“当年商君初入秦国变法亦是如此,自古变法都会损害贵族利益,想要成功施行一是君王变法之心坚定,再则便是要说服权贵。”

乐毅询问:“商君最后是如何说服权贵与孝公施行不变发的?楚公子可有计策?”

楚暄摇头:“我不了解赵国的国情,不敢妄自下定论。”

那胡人突然开口:“当年卫鞅是如何在朝堂之上以一己之力舌战众宗室的?”

楚暄回忆起曾听张仪说的,将商君提出的农田改革、郡县制、军功爵制等告知二人,并说了最初在市集中伐木立信的故事。

“商君变法旨在富国强兵,主要从政策、民风入手,军功爵制打破阶层固化,做到公平公正,这些是人民愿意已看到的,顺应民心所向便容易推行。但赵王的胡服骑射是军制改革,与商君的不同,且各国国情也不相同,商君的方法未必适合赵国。”言毕他举起茶盏喝了一口。

那胡人听完后哈哈大笑,下一秒竟脱下了自己的帽子,撕掉了嘴上的“络腮胡子”,露出一张中年男人的面孔,气宇轩昂,目光迥然,看向楚暄。

楚暄看得懵住,喝茶的功夫听乐毅突然飘来一句:“这便是我王。”

话音刚落,楚暄被茶水呛得直咳嗽。

林辙见状赶紧轻拍他的后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